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离职要提前30天通知”这6种误区,你知道吗?

“离职要提前30天通知”这6种误区,你知道吗?

2023-07-19

红海云

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我们都知道需要提前30天进行沟通;但是,到底哪些情况需要提前30日通知对方?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避免陷入误区。

小编特意对下列几大问题进行逐一解析,并对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也一并分析,大家都来看看吧!

1

试用期内辞职

应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注意提前通知的时间只要3天即可,而不是30天。

法律赋予员工在试用期内有着较为自由的就业选择权,便于对用人单位进行考察是否合适。

员工一旦认为用人单位的工作条件或工作内容等不适合本人,只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另外这个“通知”,并没有要求书面形式,口头通知也是完全可以的。

当然,员工主动辞职,用人单位无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2

试用期内辞退员工,只需提前30天通知

解析: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能否辞退员工,不是履行提前通知的时间作为辞退条件,而是需要法定的辞退理由。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员工在试用期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对提前通知时间无法定要求,只要能够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就行。用人单位需要对此承担充分的举证义务。

员工在试用期内因不符合录用条件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

3

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员工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只要是在平等自愿基础上做出同意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就可以立即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提前通知。

用人单位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是n(n是指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下同),而不是n+1。

4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合同的

解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与员工续签劳动合同,无需提前30天通知员工。

用人单位没有提前通知的法定义务。当然,在用工过程中,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前最好提前一定的时间段告知员工;这样便于员工做好重新就业的时间准备,而不至于太突然而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

另外,如果劳动合同中对终止劳动合同有提前通知时间上的明确约定的,则需要按照约定执行。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不续签劳动合同,需要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n,不是n+1。

5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劳动报酬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1款第2项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员工劳动报酬的,员工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义务,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

但是,实践中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形原因各有不同,有主观故意,也有计算出现争议等问题。

如果用人单位不存在主观故意拖欠或克扣的情形,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一般难以获得裁审机构的支持。

因此,凡出现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员工最好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在合理时间内补足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责令其限期改正,如用人单位未能给出合理解释或拒不改正的,则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n,并不是n+1。

6

关于裁员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形,裁减人数在20人以上或者不满20人但占总人数1/1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提前30天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是法定程序,用人单位不得以向员工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进行替代。

用人单位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后,裁减方案还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报告,方可实施经济性裁员。

注意,报告虽然不是批准,但也不仅仅是备案而已。

劳动行政部门收到企业的裁减方案后,如发现改方案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的,同样会责令企业进行纠正。

因此,该报告行为在性质上与“批准”相当。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还是n,而非n+1。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离职流程审批卡壳怎么办? 2025-09-29
    离职流程审批卡壳已成为众多企业HR的现实挑战。红海云观察到,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在高峰期或特殊岗位离职时,审批流程常因权责不清、制度不完善、沟通障碍等原因频繁“卡壳”。本文围绕离职流程优化,结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和典型企业实践,系统梳理流程设计、法律合规、数字化工具、风险防范等关键路径,帮助HR和管理者高效应对离职流程审批卡壳难题。
  • 员工因休息时间少提离职,有离职赔偿吗? 2024-10-29
    员工因长期高强度工作而选择离职的情况并不少见。如果员工因为工作时间长,休息时间少提出离职,可以要求企业给离职赔偿吗?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吧!
  • 有那么严重吗?离职员工私占工作微信号竟被判赔12万 2025-03-31
    一起因员工离职私占工作微信号引发的商业秘密纠纷案引发关注。法院最终判决涉事员工返还微信号并赔偿12万元,为什么呢?不就是将工作微信据为己有嘛,有那么严重吗?!
  • 江苏有哪些免费的员工离职风险评估平台? 2025-05-20
    江苏地区企业对员工离职风险管理的需求持续提升,免费员工离职风险评估平台成为众多HR关注的焦点。我们结合权威政策信息与市场调研,梳理了江苏省当前可用的免费离职风险评估平台、工具及自查表,涵盖政府公共服务网站、第三方云端试用及开源工具等多种渠道。文章还详细解析了各类工具的适用范围与使用建议,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打造科学、高效的员工离职风险控制体系提供参考。
  • 员工离职工资怎么结算?离职工资什么时候发? 2023-05-30
    员工离职了,是等发薪日一起结算工资,还是需要当天就支付工资?必须一次性付清吗?今天小编就来讲清楚这个问题~
  • 五险一金离职了是不是白交了? 2024-08-30
    当面临离职时,很多人都会担心已经缴纳的五险一金是否“白交”了。到底五险一金离职了是不是白交了呢?
  • Offboarding 是什么意思(员工离职)? 2025-08-11
    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完整链条中,员工离职管理(Offboarding)往往被忽视,但实际上它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合规运营与雇主口碑。红海云团队在长期服务中发现,规范化的Offboarding流程不仅能够有效规避用工风险,还能帮助企业留住知识资产,维护良好的组织氛围。本文围绕员工离职管理的标准流程、数字化工具应用,以及制造业与互联网企业在离职环节中的实际做法,展开深入解读,力求为企业HR和管理者提供可落地的参考方案。
  • 好马不吃回头草?重新招聘离职人员到底好不好? 2024-10-16
    重新招聘离职人员,它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招聘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重新加入的员工已经熟悉企业的运作和文化,能更好地融入团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有句话叫“好马不吃回头草”,重新招聘离职人员到底好不好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