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HR必知处理员工离职零风险的正确操作方法

HR必知处理员工离职零风险的正确操作方法

2023-12-07

红海云

  员工离职涉及到工资结算、相关证明开具甚至赔偿金等,是比较复杂的一道手续,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来劳动纠纷。这里整理了最正规的员工离职处理办法,HR必须牢牢掌握了!

离职.jpg

  基础知识:绝对不能成为离职理由的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以下情形应避免成为员工离职的理由:

  未能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或工作条件;

  未能及时且全额支付劳动报酬;

  未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

  如果雇主的规章制度违背了法律或法规,并损害了员工的权益;

  劳动合同因用人单位采取欺诈手段误导员工而被认定为无效,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

  法律或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任何允许员工终止劳动合同的情形。

  因此,上述六点绝不应该出现在员工提出的离职理由中。

  此外,若雇主使用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员工工作,或者指令员工进行违规操作或危险行为,从而威胁到员工的人身安全,这样的情况作为离职理由也是必须被避免的。

  进阶知识:容易引起争议的操作盘点

  1.在劳动者离职的文件中,离职原因的陈述应当保持一致性。通常情况下,建议使用“个人原因”或“家庭原因”作为离职的标准表述。尽管如此,即便是使用了“个人原因”,也并非没有任何法律风险。如果离职文件存在前后矛盾,无法充分证明劳动者是主动提出辞职的,用人单位可能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例如,小杨与雇主签订的《保险解除协议》和《离职证明》中的理由不一致,导致公司被判支付经济补偿。《保险解除协议》显示原因为个人原因,而《离职证明》则指出是因为小杨的工作态度问题,这种矛盾导致了法院的裁决。

  因此,用人单位应当确保所有文件内容一致,并且在加盖公章之前仔细审核文件内容。这样可以避免在纠纷发生时承担不利的后果。

  2.有些离职理由听起来合理,但实际上可能包含法律风险。例如,如果文档中表明是由用人单位提出并达成协议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文档仅提到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而未明确指出是哪一方提出的,则用人单位可能面临较大风险。

  此外,尽管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某些理由在法律上看似合规,但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各地裁判标准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单位在使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四十一条所述情形时也应谨慎。

  3.在解决离职事务时,应确保所有应结算的权利项目都已完全清算,包括法定节假日加班费、周末加班费、平时加班费、未休年假的加班费、高温津贴、工资、绩效工资、提成、奖金等。此外,如果存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赔偿、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五险一金)、经济补偿等无争议的声明,也应一一列明。如果劳动者已提前申请离职并休完所有应休假期,这一点也应当在文件中明确,以避免支付额外的三倍工资赔偿。

2615542046xt.png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RedPaaS平台、Red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云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国企事业单位、地产、银行、医药、物业、物流、餐饮、服饰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离职要提前30天通知”这6种误区,你知道吗? 2023-07-19
    对于劳动合同的解除或终止,我们都知道需要提前30天进行沟通;但是,到底哪些情况需要提前30日通知对方?
  • 员工自行离职了怎么办?行业专家解答 2023-12-05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能遇到各种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员工“自离”现象,即员工未经正规手续擅自离岗且不再归来,这对企业的运营和人力资源管理构成了严峻挑战。若处理不当,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法律风险和管理成本的增加。那么,面对员工的自离行为,企业应当如何合法合规地应对呢?
  • 为什么说员工离职见企业“人品”? 2024-12-04
    都说员工离职的时候就是暴露其人品的时候,因为在离职的时候,员工与企业已经没有利益纠葛了,人品就毫无掩饰地展露出来了。而企业何尝不是如此呢?员工离职,见的也是企业的“人品”,为什么这么说呢?
  • 员工没有离职证明就一定不能办理入职吗? 2023-09-12
    从法律层面上讲,给离职员工开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但是,合格的离职证明应该怎么开,很多HR是不太明白的,所以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
  • 警惕!这5类团队离职率超高! 2025-03-03
    职场中,员工离职是常态,但如果一个团队总是有人离开,那就需要警惕了。正如一句话所说:“一个人在哪里都干不下去,是他自己有问题;一堆人在某个地方都干不下去,那一定是这个地方有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盘点几类离职率居高不下的问题团队,帮助职场人及时避坑。
  • 事业单位员工离职竟被判赔36万? 法院:合法有效! 2025-03-12
    一起事业单位员工离职引发的违约金纠纷案引发关注。法院最终判决员工需支付36万余元违约金。到底什么情况?
  • 离职竟要经过26道审批流程?专家:设障“卡”员工涉嫌违反... 2025-01-16
    离职,本应是劳动者职业生涯中再普通不过的一部分。然而,近年来,许多职场人却发现,离职似乎变得愈发复杂。尤其在一些公司,层层审批甚至成为“离职难”的代名词。一些企业动辄二十几道审批流程,不仅让员工离职成本飙升,也将公司形象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那么,离职审批究竟需要如何设置,才能既满足企业管理需求,又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 京东被曝排队离职,严抓考勤,缩短午休!这回还真不怪刘强... 2024-05-30
    5月25日,京东宣布一系列内部调整措施,包括考勤管理的严格化、午休时间的缩短和人员优化。这波调整不仅引发了舆论热议,还因“八大问题”的谣言而进一步推上风口浪尖。

推荐阅读

  • 员工为何离职?员工的九大关键离职原因 2023-11-10
    企业如果重视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职业诉求,将减少员工离职情况的发生。人力资源管理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能够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营。然而,即便如此,在实际情况中企业仍然会出现员工离职的现象。下面我们从员工的角度来看看哪些情况会让他们产生离职的想法。
  • 与离职员工纠纷不断?是离职书没有写好 2023-09-13
    HR与离职员工纠纷不断?那是因为离职书没有写好
  • 公司微信群通知裁员,是否合法? 2025-02-25
    随着网络办公的普及,微信工作群已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然而,近日广东汕头中院审理的一起劳动纠纷案件引发广泛关注:某公司通过微信工作群通知员工离职,随后将其移出群聊。这一行为是否合法?
  • 如何利用AI进行员工离职风险预测与防范? 2025-07-22
    在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的2025年,员工离职风险预测与防范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核心议题。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如何高效识别潜在的离职风险、及时干预和挽留关键人才,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近年来,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这一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借助红海云eHR系统等先进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企业能够通过对员工多维数据的智能整合,更早、更准地捕捉到离职信号,实现科学管理和主动防范。
  • 离职证明的离职原因怎么写? 2021-01-13
    离职证明的离职原因怎么写?现在告诉大家!
  • 从董宇辉离职事件看企业如何应对核心员工离职 2024-07-26
    昨日,董宇辉从东方甄选离职的新闻沸腾了这个网络,网络上一篇热议。今日,港股开盘,东方甄选大跌15%,新东方跌近8%。核心员工离职对企业的影响何其之大,董宇辉事件就可以看到了。任何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核心员工,如果核心员工离职,企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 员工仲裁过公司,HR能把它写到离职证明里吗? 2023-09-11
    员工提出离职和企业不欢而散,给出最后一份证明文件的HR,一怒之下把员工仲裁公司的行为写进离职证明里,这样的操作有何风险呢?
  • 员工提前离职需要赔偿企业住房补贴违约金吗? 2024-01-26
    一些企业为了留住高科技人才会为员工提供高额的住房补贴,但往往也会签订比较久的劳动合同。那么,如果在合同到期前,员工离职了,那么,企业可以要求员工赔偿企业提供的住房补贴吗?请看下面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