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2025年4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正式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将通过14项重点任务推动医药产业全面智能化改造。方案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至2027年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标杆场景建设,2030年完成规模以上企业全覆盖转型。
构建智能化医药产业新生态
该方案系统规划了从研发到流通的全链条改造路径,重点部署智能制药设备研发、工业软件开发、数据标准制定等基础建设。根据规划,未来三年将突破30余项关键技术标准,开发超百款智能制药装备,并在全国建设100个智能工厂示范点和5个标杆产业园区。同时将建立10个大模型创新平台,培育30家专业服务商,构建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医药创新
方案特别强调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应用,要求建立医药领域专业大模型研发平台,开展全产业链应用试点。鼓励组建"产学研医"联合体,在药物发现、临床试验、智能制造等环节形成示范性应用场景。各地将配套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完善科技伦理和风险管控机制。
智慧监管与标准体系双轮驱动
在监管创新方面,方案提出建立实时监测系统,通过远程采集生产关键参数实现动态监管。同时将编制智能化转型标准指南,重点制定数据管理、系统验证等核心规范。药品追溯码与工业互联网标识的融合应用,将成为质量管控的重要技术支撑。
强化企业转型主体地位
方案要求企业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完善配套管理制度。将重点支持建设符合GMP规范的智能化生产线,培育转型标杆企业。特别明确要制定计算机化系统验证指南,规范生产工艺控制、质量检测等关键系统的数字化改造。
释放医药数据要素价值
方案鼓励建设行业大数据平台,推进研发、临床等高质量数据集开发。将探索数据确权、交易等市场化机制,培育专业数据服务企业。同时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5G专网、区块链等技术在药品追溯、物联网应用等场景落地。
打造智能化产业园区
全国医药园区将向网络协同、绿色低碳方向升级,重点建设共享实验室、委托研发平台等数字化设施。方案要求园区配套完善检验检测、审评注册等全链条服务能力,形成区域性的智能化产业集聚效应。
该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药产业正式进入智能化攻坚阶段。通过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和制度保障的三维联动,将全面提升医药产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