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说过"黄犬契约"?这种曾盛行于英美国家的雇佣合同,为何被各国法律明令禁止?它如何剥夺工人的结社自由,成为资方压制劳工的工具?
黄犬契约(Yellow-dog Contract)是19至20世纪初流行于英美劳动体系中的一种特殊雇佣合同。其核心条款要求劳动者承诺"不加入或退出工会",以此换取工作机会。这种契约直接剥夺了工人的自由结社权,成为资方削弱工会力量、规避集体谈判的工具。由于"yellow dog"在英语中暗含"卑劣"之意,该术语生动揭露了契约对劳工权益的侵害本质。
1935年,美国通过《国家劳工关系法》明文废除黄犬契约,认定其违反劳工基本权利。这一立法转折背后,是长达百年的劳工运动抗争史。早在1833年,英国利物浦建筑行业就出现类似契约雏形,但迅速因社会抵制而式微。相反,美国雇主通过司法漏洞(如1894年《谢尔曼反托拉斯法》的滥用)使其泛滥,甚至获得1908年"阿代尔诉美国案"的司法背书,直至大萧条时期才被终结。
研究发现,黄犬契约不仅存在于私营企业,还渗透至美国公共部门。雇主通过"劳工禁令"等法律手段,将反工会条款包装成"自愿协议",迫使教师、公务员等群体放弃组织权利。这种系统性压迫最终促使多国在宪法层面明确禁止此类契约,将其列为对劳动尊严的严重侵犯。
尽管黄犬契约已成历史,但其反映的资本与劳工权力失衡问题至今仍有警示价值。国际劳工组织(ILO)数据显示,全球仍有部分地区通过变相手段限制工会活动。学者指出,保障结社自由、完善集体谈判制度,仍是维护劳动权益的核心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