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系统选型 > 人事软件选型建议有哪些?这些建议HR不能错过!

人事软件选型建议有哪些?这些建议HR不能错过!

2022-05-18

红海云

人事软件在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以及员工工作效率方面的作用相信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了,但由于市面上的人事软件质量参差不齐,所以选型的HR有时候也会迷失方向。所以,今天为HR们提供了几个方面的选型建议,希望能够派上用场。

人事软件选型.png

1.人事软件选型建议:切忌功能浮夸

如今,很多人事软件厂商都将自己的产品包装得华丽而复杂,而随之而来的则是功能上齐全了,上手的难度却无形中加大了。人事软件选型切忌功能的泛化,功能要追求的是实用性,而不是功能越多越好。因为功能更多更全的软件对使用者的软件操作水平以及对软件的熟练程度都要求较高,这是不利于人事软件在企业内部的普及应用的。一般来说,功能多的软件,其设计也都相对更复杂,大大降低了易用性。企业用户在使用这样的软件之前的培训、实施以及维护都需要较大的成本支出,价值还不一定是对等的。

如此一来,那些华丽的功能最终也只是闲置无用,华而不实的,功能再多,缺乏实用性的话,那就是毫无价值的形象工程。

2.人事软件选型建议:注重软件的集成性

人事软件在企业基础管理中起着贯穿的作用,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人事软件往往需要与企业内部其他相关的软件配合着使用,比如说财务软件、CRM软件、OA软件等。人事软件只有与这些各种各样的软件完美衔接,使用起来才能更方便地调用数据。所以,具有集成性的人事软件相当于企业所有软件的一个调度台,只要登陆人事软件,即可轻松方便地操作所有的软件。如果所有软件都是独立的,使用者会非常苦恼。

3.人事软件选型建议:注重软件的终身使用性

在人事软件选型时,尽可能选择功能够用,而平台性又比较强的,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节约以后频繁更换软件造成的成本,如果因为功能不够用而换软件,那你要支付的就不仅仅是软件本身的钱,还有培训,实施等带来的一系列的成本。

4.人事软件选型建议:珍惜软件演示的机会

人事软件选型时,看看产品资料,听听供应商的解说就买单是不可能的,太草率了,了解不够深入。因此,很多企业想到了试用,事实上,很多软件供应商对软件都不提供试用,但都会有免费上门演示。供应商提供的上门演示不仅是对产品的深入了解,也是对供应商团队的考察,因此,供应商上门演示时,不仅要看产品,还要看人,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水平等。

总之,在人事软件选型过程中,HR不仅仅要关注自身的需求是否在供应商的产品上得到满足和实现,同时还要了解供应商能够为企业提供哪些方面的服务和体验,这样才能保证双方顺利沟通和合作,避免签约后发生矛盾。

小图标.jpg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HCM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PaaS平台、Open 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HCM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互联网、地产、金融、医药、教育,汽车、物流、新零售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数字化人事管理的软件有哪些? 2025-05-30
    数字化人事管理软件凭借员工信息管理、考勤、薪酬绩效、招聘等多维度功能,已成为企业人事管理不可或缺的数字化工具。本文梳理了数字化人事管理软件的核心模块、主流类型及选型要点,帮助HR和管理者把握行业发展方向,科学决策,推动企业高效运营。
  • 招聘效率低?试试用DHR人事软件 2023-10-09
    DHR人事软件哪家好?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企业的高速稳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持续作用。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可通过外部招聘和内部挖掘两种方式来满足。然而,对于人员规模不大的企业而言,内部挖掘方式可能并不适用,因此招聘成为企业吸收新鲜人才的主要方式。
  • 企业为什么要引入专业的eHR人事软件? 2023-06-21
    企业为什么要引入专业的eHR人事软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着重于内部管理系统的应用,以提升自身运营效率和核心竞争力。众多企业纷纷将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为经营策略的关键组成部分。为了解企业为何迫切需要引入专业的eHR人事软件以及此举带来的益处,本文从多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以揭示eHR在企业中的作用及价值。
  • 制造型企业需要人事信息管理软件吗? 2023-12-28
    制造型企业需要人事信息管理软件吗?在这个“时间即金钱”的快节奏时代,企业对效率的追求近乎于宗教的信念。信息技术如同一位救世主,普遍而成熟地注入到各行各业,不断刷新着工作效率的天花板。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人才和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企业所认识和重视。
  • 人事软件的好处是?摆脱人力资源管理困境 2023-09-25
    随着企业发展和扩大,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复杂性和困难性也在增加。员工的怠工情况、流失率的加大和小团体的形成等状况,都在暗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需要一个强大的工具—人事软件。
  • 企业HCM人事软件需求分析怎么写? 2024-10-14
    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企业的内外条件,选择适当的预测技术,对人力资源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进行预测。随着企业的信息化和体制改革的步伐,人才竞争使企业的人力资源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不断地加大对员工的投资,从而更好地吸引、保留和发展所需人才,使企业拥有持久的、强大的竞争优势。
  • 中小型企业需要HR人事软件吗?eHR软件能帮助他们解决哪些... 2021-08-26
    目前来看中小型企业这个分类还是比较大的,选择HR人事软件要看企业实际需求、预算、员工数、流程制度等等。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比如招聘、培训、薪资、绩效等问题经常会困扰企业,尤其是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随着人员规模的扩大,这些问题将会变成大量的、复杂的问题,让企业的HR忙得焦头烂额,低效且无法专注工作。那么,中小型企业需要HR人事软件吗?eHR软件能帮助他们解决哪些问题?
  • 服饰企业人事软件怎么收费?价格影响因素都有哪些? 2022-05-17
    在疫情的影响下,服饰人事软件的市场如火如荼,这也让很多厂商看到商机,从而纷纷深入研发人事软件。那当前服饰人事软件五花八门,有便宜有昂贵的。所以,服饰企业人事软件究竟怎么收费?其价格影响因素都有哪些呢?

推荐阅读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选型前如何制作需求清单? 2018-04-13
    万全的准备方能无忧前行,做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需求清单的整理罗列,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选型的时候能更准确地挑选出合适的供应商,排查无用的系统功能,进而节省上线成本。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怎么选型才能成功? 2017-08-24
    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选型中,软件供应商都会把其软件和解决方案中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而有意规避其短板,如果缺乏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深刻理解,那么决策者难以做出判断,决策过程必将限于患得患失、左右为难的纠结状态,成了让人力资源部门和IT部门都很头疼的一件事情。那么面对众多的厂家,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怎么选型才能成功呢?
  • 大中型企业培训软件选型怎么看? 2021-09-02
    大中型企业由于员工数量多、人力资源管理种类多,业务复杂,很难用传统的方式管理人力资源,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大中型企业培训软件的选择怎么看呢?
  • 因“企”制宜,企业eHR系统选型方案有哪些? 2017-10-11
    因“企”制宜,企业eHR系统选型方案有哪些?认清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管理难点在哪里是选择一个合适的eHR系统的重要关键,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基础要点。
  • 新手HR如何选型排班管理软件? 2022-03-21
    随着数字化化时代的来临,很多企业纷纷开启数字化转型,其中最为热门的就是排班管理软件。一般而言,企业领导者都会先让HR到市场上选型和了解排班管理软件后,再来决定购买哪家供应商的产品。那么,对于新手HR来讲,他们应该如何选型排班管理软件呢?
  • 企业招聘信息管理软件选型怎么看? 2024-09-11
    招聘就是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从外部吸引人才,满足企业经营运转对人才的需求,任何企业都是要进行招聘的,而招聘工作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企业人才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有些企业为了能够提高招聘的效率,会使用专门的招聘信息管理软件。
  • 人才管理软件选型时,餐饮企业需要询问的基础问题有哪些? 2022-06-17
    对于初次选型人才管理软件的餐饮企业,以下这些基础问题是必须向软件厂商了解清楚的。
  • 为什么90%的企业转型失败?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选型三... 2025-03-27
    企业数字化转型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每次聚会聊到这个话题,总有朋友感慨:“我们公司也搞数字化转型,可到现在还是‘改了个寂寞’。”数据显示,有超过90%的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遭遇失败,这样高的失败率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许多企业对数字化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