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政策资讯 > 员工提离职未满30天,可以让他提前走吗?

员工提离职未满30天,可以让他提前走吗?

2023-06-02

红海云

不少小伙伴打算换份工作。

我们都知道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但提出离职后还没到30天,用人单位能让劳动者提前走人吗?

实务分析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该条规定系法律从保护员工权益出发,赋予员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很多人在这一块都会产生误解,因为《劳动合同法》说了非试用期员工辞职,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公司。

因此很多员工就认为我提前30天写了辞职单,那么公司就必须要等30天后才能让我走人,如果让我提前走就涉嫌违法辞退!

实际上,这个提前30天,实际上是给公司的缓冲期,并不是给员工的缓冲期。

《劳动合同法》在这一块实际上是公平的。

一、有公司可以立即辞退员工的条款,同时也有员工可以立即辞职走人的条款

比如员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等,公司就可以让员工立即走。

反过来,如果公司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等,员工在告知公司后,就可以立即走人,并且还可以主张经济补偿金。

二、有公司需要提前30天通知员工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也有员工提前30天通知公司后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

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而员工如果因个人原因辞职,在非试用期,也是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公司,如果员工没有提前30天,则公司有权不同意,如果员工因此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公司可以主张由员工赔偿。

那么重点就来了,无论是辞职还是辞退,都是一种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是一方通知另外一方的行为,实际上只要将解除劳动合同的意图,送达通知到另一方即发生效力。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试用期乱象:48%员工栽在上司手里 2025-02-25
    试用期作为企业与新员工之间的磨合阶段,本应是双方互相考察的过渡期。然而,现实中这一阶段却常常沦为“灰色地带”,充斥着超长试用、薪资打折、转正不确定等问题。前程无忧最新调查揭示了试用期的真实困境。
  • 特斯拉女员工实名举报遭遇暴力胁迫离职:离职手续办理流程... 2022-01-05
    最近,有自称是特斯拉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实名爆料称自己遭到特斯拉领导的暴力胁迫离职。到底合法的离职手续办理流程是什么?
  • 员工自助服务与HR服务的区别? 2025-09-11
    在制造业工厂、互联网公司等不同业态中,员工自助服务和传统HR服务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变革的两大焦点。通过调研本地客户案例发现,越来越多企业倾向于将日常证明、假勤申请等高频操作交由自助系统处理,让HR部门有更多精力投入员工发展与组织优化。这一趋势不仅提升了员工的获得感,也推动了HR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演进。本文结合行业实践,系统梳理员工自助服务与HR服务在服务方式、效率、体验与管理价值等层面的差异,助力企业理解并科学落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HR看过来!教你怎么巧妙规避员工请假病假 2024-03-28
    员工为了不上班又不被扣工资或者少扣工资,往往就会往病假上打主意,这就有了病假造假的情况出现。其实,企业是完全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巧妙规避员工请假病假的。这就教你方法哦。
  • 阿里首创7天全薪陪伴假:员工福利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2022-01-06
    阿里巴巴升级多项员工福利,包括7天全薪陪伴假、20天全薪长期服务假等。到底员工福利管理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 公司账户被法院冻结,可以不发员工工资吗? 2024-05-27
    如果说公司因为债务或者债权问题导致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就没办法用公司账户给员工发工资了,那么,公司账户冻结期间,员工工资可以不发吗?
  • HR如何管理新生代员工? 2020-05-11
    越来越多的90后、95后“后浪”步入职场,这些新生代员工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背景已经与之前的员工有了本质性的差异。HR如何管理新生代员工?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
  • HR系统手机号重复绑定报错怎么办? 2025-09-29
    HR系统手机号重复绑定报错怎么办?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HR系统的数字化变革已成为推动组织效率的核心引擎。手机号作为员工身份认证和信息推送的关键通道,其绑定功能在考勤打卡、薪资通知、培训提醒等场景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当系统提示“手机号重复绑定报错”时,这不仅阻碍日常操作流程,还可能引发数据混乱和管理成本激增。想象一下,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HR团队在月末薪资核算高峰期,因系统频繁报错导致员工无法接收工资条,进而引发集体投诉——这种真实困境凸显了问题解决的紧迫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