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这10种劳动纠纷,员工胜诉更大,HR必须知道

这10种劳动纠纷,员工胜诉更大,HR必须知道

2023-08-25

红海云

在劳动纠纷中,企业的败诉率高达70%。而以下这十种情况败诉概率更高,甚至是100%,所以HR必须早知道。

1

不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明确做出规定“工作满一个月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双倍工资”。

很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主不知道法律的规定,或者以为不签劳动合同就可以随时解雇员工,不需要给员工上社会保险,可以避免法律责任,所以都不愿意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下,只要员工能证明自己和企业存在劳动关系,那么企业几乎百之百的需要支付未签合同的双倍工资差额。

2

劳动合同遗失

还有些企业,虽然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由于其公司管理不严,导致劳动合同遗失或者被员工离职时拿走由企业保管的劳动合同。当员工向企业主张双倍工资差额时,企业无法证明已经事实上签过了劳动合同,从而败诉。

3

劳动合同到期不续签

有些用人单位以为与劳动者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之后就完事大吉,没有注意合同是否到期,或者虽然注意到合同到期了但不以为意,从而导致当员工与企业发生矛盾时,员工以没有续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工资时,用人单位只能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4

未约定试用期录用条件

大部分企业都知道,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是《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内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定条件。所以,当员工以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将企业告上劳动仲裁庭时,企业大多主张其辞退是因为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

然而,当仲裁员要求企业出示证明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的证据时,企业却什么也拿不出来,因此被认定为违法解除。造成这种囧境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未在合同或规章制度里约定试用期员工的录用条件,从而也就无法证明员工不满足录用条件了。

5

制度未做公示

很多企业为了规范员工的行为,制定了完善的规章制度。但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规章制度需经过民主程序制定且经过公示方能对员工生效。当企业援引该未公示规章制度与劳动者解除合同时,在劳动纠纷中就会因为该规章制度未公示而不被仲裁或法院认可。

6

做了公示但未留证据

有时企业明明已经将制定规章制度公示了,甚至还实际适用了很久,但由于其未留下公示的证据,一旦员工不承认企业通过合理方式公示了该规章制度,企业同样要面临规章制度不被仲裁或法院认可的困境。

7

考勤记录未经员工签字

很多企业都在公司规章制度或者劳动合同里写明了,旷工或经常迟到是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的行为,企业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由于很多企业的考勤是人工考勤,只有员工自己或者负责考勤人员的签字,却没有员工的签字确认。由于该证据极易被伪造,所以一旦员工不认可该考勤的真实性,这种人工考勤就无法作为证据使用,从而使企业的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没有事实依据而被认定为违法。

8

不能胜任为由解除合同程序不合法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规定了企业可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而企业常常容易在适用该条款解除劳动合同时,忽略了法条还规定了一个前置条件即: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经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是适用的不能胜任工作解除劳动合同的前提,不满足这个前提就会被仲裁机构或法院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同理,当时用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也存在一个与劳动者协商变更劳动合同不能达成一致的前提,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该前置程序,同样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

9

解除劳动合同的文书未送达

企业在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后,常常因为员工已经离开了企业或者当面送达给员工时被拒收,就没有采取其他措施向员工送达并保留送达的证据。根据民法的一般原则,意思表示要送达才发生效力,所以未送达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即未发生法律效力。所以当企业提交的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作为双方劳动关系已经解除的证据时,只要员工否认收到了该决定,仲裁机构和法院即会因为该决定没有送达而不予认可。

同理,其他的法律文件如没有送达员工,同样不会被仲裁机构或法院认可。

10

滥用解除权

很多企业常常以如“与企业发展方向不符”、“不符合企业文化”等一些自以为很合理的理由解除与员工的劳动合同,在仲裁或诉讼依然认为自己的决定合理合法。

事实上,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解除劳动合同的理由及程序做出了严格限定,任何不是依据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均是非法的,这种解除行为,当然会被认定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承担不利后果。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员工成长路径分析有哪些好处? 2025-08-25
    在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员工成长路径分析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必修课”。红海云团队在与数百家中大型企业合作过程中发现,明确的成长路径不仅能帮助员工认清自身定位、激发上进心,还为企业构建了健康的人才梯队。本文从理论基础、企业与员工双重价值、数字化工具支撑等角度,梳理成长路径分析的现实意义,并结合实际场景分享落地经验,助力企业和个人实现共赢。
  • 试用期不合格+员工违纪,聪明的HR这样解决 2023-08-11
    当员工违纪的时候、员工试用期不合格的时候,聪明的HR会采取哪些操作手段,来低风险处理这些问题呢?
  • 乐视员工过着“无老板”的神仙日子:企业如何管理员工? 2022-07-12
    近日有网友分享:“乐视居然还剩下400多个员工,没有内卷和 996,没拖欠过留下来的员工的工资,也没停过社保。”网友纷纷表示羡慕。到底企业如何管理员工?
  • 专业的HR智能体运营平台,能帮助企业提升员工服务机器人的... 2025-07-17
    2025年,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人力资源管理正迈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全新阶段。在降本增效、人才精细化管理和员工体验优化等多重驱动下,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聚焦于HR智能体运营平台及员工服务机器人的深度应用。员工服务机器人作为企业数字化人力资源服务的重要载体,已从基础的FAQ问答工具,逐步演变为支持多场景、全流程的智能助手。
  • 如何精准识别和培养高绩效员工? 2024-11-21
    高绩效者是指那些在工作中不遗余力,超越组织预期贡献的员工。他们不仅展现出卓越的生产力和效率,还为内部和外部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企业应该如何精准识别和培养高绩效员工呢?
  • 这样发钱,员工干劲翻倍(附实操模板) 2025-04-15
    薪酬分配是企业管理的关键命题,合理的薪资体系既能激发员工潜能,又能保障企业长效发展。本文将从岗位特性出发,解析三类核心岗位的薪酬设计逻辑,助您构建科学激励体系。
  • 企业与普通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是否有效? 2023-10-18
    一般来说,竞业限制协议是企业与企业内部的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和具有商业机密或与客户关系紧密相关的员工签订的。但有的企业为了保险起见会要求所有员工都签订一份竞业限制协议。那么,企业与普通员工签订竞业限制协议是有有效呢?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
  • 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绩效差还不肯走的员工? 2023-11-23
    企业处于经营的需求或者发现员工不能够胜任其本职工作时,对于绩效差的员工,应对方法主要是调岗、降薪以及解雇,但是,《劳动合同法》对于“末位淘汰”有禁止性规定,企业处理起来就会很棘手。一不小心就会引起劳动争议。那么,企业应该如何应对绩效差但又不肯主动离职的员工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