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常州首创"公积金弹性缴存"制度 多孩家庭最高可贷180万

常州首创"公积金弹性缴存"制度 多孩家庭最高可贷180万

2025-04-10

红海云

4月2日,常州市住房保障与房产管理局召开新政说明会,宣布自4月3日起实施全国首创的住房公积金弹性缴存机制。这项创新政策突破传统缴存模式,通过"基础+补充"的双轨制设计,为各类就业群体提供更灵活的住房资金解决方案。

全国首推弹性缴存双轨制

作为全国首批灵活就业人员公积金试点城市,常州此次将试点经验升级为系统性改革。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王建军表示,新政策构建了"基础保障+弹性补充"的立体化缴存体系,首次允许在职职工通过自愿补缴方式提升账户余额,这项制度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根据新规,所有在常州正常缴存公积金的单位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均可通过补缴或预缴方式增加个人账户资金。补缴金额设置动态上限:在职职工月补缴额不超过当前缴存上限与实际缴存额的差额;灵活就业人员月预缴额不超过上限与申报额的差额。这些补充资金可随时按协议提取,实现"急用能取、闲钱生息"。

贷款计算采用创新叠加法

在贷款额度计算上实行"双轨并行":基础公积金沿用原有月均余额倍数法,补充部分则采用6倍余额法且不受缴存时限限制,最终贷款额度为两者之和。例如某职工基础账户余额5万元可贷50万,补充账户3万元可贷18万,合计可获得68万元贷款。

为激励缴存积极性,新政设立专项利息补贴:对补充缴存资金和灵活就业人员缴存额,除常规利息外额外给予50%的补贴(年度上限5000元)。以年度结息1000元为例,实际可获得1500元收益。

差异化支持覆盖12类人群

提取政策同步优化,允许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并放宽租房提取限制。在贷款支持方面,建立阶梯式额度体系:

1.基础额度维持单人80万/家庭120万
2.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上浮至140万
3.二孩、三孩家庭分别提升至150万、170万
4.现役军人配偶直接享受120万顶格额度
5.35岁以下硕士、博士分别可达150万、180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政取消"首次贷款"限制,允许二次贷款享受同等优惠。异地缴存人员也可同等享受多孩家庭等优惠政策,体现"同城同待遇"原则。此外,贷款人可联动使用三代直系亲属的公积金额度,实现家庭资金池的充分利用。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社保公积金必须同步缴纳!企业违规将面临重罚 2025-04-14
    近日,多地人社部门重申社保与住房公积金的"双缴"政策,明确企业必须为员工同步办理两项法定福利。记者梳理发现,若企业未按规定执行,不仅面临高额罚款,员工还可依法维权索赔。
  • 自由职业者如何缴纳公积金?这3种合法途径必须知道 2025-03-13
    随着灵活就业成为趋势,越来越多的自由职业者开始关注住房公积金这一“隐形福利”。不同于传统上班族,自由职业者需自行承担公积金缴存,但因其灵活性,许多人对缴存渠道和政策存在认知盲区。
  • 北京因疫情未偿还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企业公积金缴纳... 2022-05-17
    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积极落实相关助企惠民政策。对于当前有困难的企业,年底前网上申请即可缓缴公积金。对于未正常偿还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不作逾期处理。那么企业公积金缴纳比例是多少?
  • 多地公积金新政落地!2025年3月起最低缴存基数有变 2025-03-12
    广东多地住房公积金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根据最新通知,自2025年3月1日起,佛山、珠海、东莞等城市将执行新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标准,最低缴存基数统一调整为2080元。
  • 北京公积金缴存上限大幅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是多少? 2022-07-28
    2022年7月28日,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关于2022住房公积金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有关问题的通知》,大幅上调公积金缴存上限。那么公积金缴存上限是多少?
  • 上海公布2022社保及公积金缴费标准:上海五险一金缴纳比例... 2022-10-25
    ​2022年7月,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了职工社保缴费标准;同月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度上海市调整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比例以及月缴存额上下限,究竟2022上海五险一金缴纳比例是多少?
  • 公积金账户里的钱生钱!活用这2种理财方式 2025-03-13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许多职场人每月公积金缴存额超过3000元,却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笔看似「沉睡」的资金,其实是家庭财富管理的重要工具。根据央行2023年数据,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余额已突破8.7万亿元,相当于人均公积金账户躺着近6万元。如何让这笔钱在合规范围内实现增值?
  • 换城市工作公积金怎么办?一文看懂异地转移全流程 2025-03-13
    在人才流动频繁的今天,跨城市跳槽已成为职场常态。据《2024中国城市人才流动报告》显示,35岁以下职场人平均每2.8年更换一次工作城市。但随之而来的公积金转移问题,却让许多人陷入「账户沉睡」的困境——数据显示,全国约有12%的公积金账户处于封存状态,涉及资金超8000亿元。如何高效完成这笔「隐形财富」的跨城迁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