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三种,HR你们企业属于哪一种?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三种,HR你们企业属于哪一种?

2021-08-26

红海云

或许真正制定过完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HR会知道,其实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分为三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其实针对的方向也有所不同。那么,为了让其他还未关注或者正在关注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HR们对这三种类型有更好地理解,今天我们将仔细阐述这三个战略类型: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jpg

1.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类型一: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激励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聚焦于提升核心人才仓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率(CRH),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出现在一、三阶段。用支付杠杆引来了成熟型人才,对其进行了初步绑定后,只需要为他搭好班子,配好资源,下沉权力,再用激励手段牢牢捆绑在项目上。第一阶段用得好的是小米、腾讯、阿里之类的互联网企业,第三阶段用得好的典型企业是海尔、万科、碧桂园等传统企业中的先锋。这种方式必须给得到位,给得让行业内都咂舌,给得让人家都没有办法跟进。

当然,这绝对不是企业足够“豪放”就行,更多是需要设计技巧,让激励机制能够更灵敏地反馈人才的价值创造成果。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测算,也要深度理解人才仓和业绩输出之间的关系。但这种在设计上的投入也很值得,激励机制上稍微灵敏一点,人才作为被激励者的感知完全不同。因为,这种焦点会在员工的关注中被迅速放大,除非企业认为自己的员工仅仅是为了情怀在工作。另外,这种投入也是为了规避风险。

笔者已经见过太多粗放设计激励机制带来的恶果:要么是钱发不实在,变成了空头支票;要么是钱发得太过粗暴,把风险全都留给了企业。以第一阶段人力资源引入采用的股权激励为例。不少企业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来绑定并激励员工,员工则通过工资打折或支付现金的方式作为对价。这时,如果企业发展好,股价上涨获得期权价值或实现限制性股票解锁的业绩标准,这是一个双赢的事情。但现实中,大量企业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发展势头,让员工支付了太大的代价,最后就导致双输。企业丧失了公信力,员工也竹篮打水一场空。

以第三阶段项目采用的激励为例。不少企业把这里简单理解为“提成制”,无论业绩多少,员工都能按比例分成,一般情况下,这也是错误的,反而会让员工失去动力。事实上,这里面有太多的设计技巧和数据测算:

1)分利的业绩基础究竟是所有业绩,还是增量业绩?

2)分利是以什么作为基础?是流水提成,营收提成,利润提成,还是现金流提成?

3)触发分利的项目业绩条件是什么?岗位业绩条件是什么?

4)分利比例如何设定?是做加速分利,还是减速分利?

5)要不要设计封顶值,设置的依据是什么?

2.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类型二:赋能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赋能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聚焦于提升核心人才仓的人才密度(DT),人力资本的增值出现在二、四阶段。赋能主要分为资源赋能和方法论赋能两种,前者主要指资源的连接,而后者的本质则是人才培养。

不在引进人才上花大钱或释放大激励,企业就必须有足够的底气:一是自己的资源好,能够帮扶普通的人才成功;二是自己的方法论好,能够让普通的人才快速成长。在这方面,海底捞、中海地产等企业都是典型代表。海底捞有严格的任职资格体系,对人员的改造效率超高;中海地产为几类核心人才设计了阶梯式的成长路径,在每个关键节点都有赋能项目的介入,这让人才快速成长,培养效率在行业首屈一指。

正因为在人才培养上有底气,这些企业不会通过高位的薪酬支付来获得人才,P50左右、甚至更低的薪酬水平是常态。他们的投入,更多是花在人才培养上。他们也不怕人才被挖走,被挖走也“认了”,因为他们有更多的人才会顶上来。我们可以大胆猜测,某种程度上,他们对人才被挖走也持开放态度,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职位上的空缺可以让后来的年轻人上位,人才供应链才能正常运转。

所以,房地产行业里才有“挖不垮的中海”这类说法。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业选择这条路不是因为自己的资源和方法论有多好,而是为了节约成本,但他们还努力自我催眠和向外催眠,反复强调自己是“大平台”,希望空手套白狼地获得“明星空降兵”。如此一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就会极度模糊,人力资源的各类实践也会相互打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难以在短期内改变。

相较之下,这类企业尤其必须在人才培养上花大力,连SOP、使能器、模型、Baseline都没有沉淀下来的企业不要妄谈人才培养。不少企业直接下跳棋,想用“带教”来跳过知识管理(知识萃取、知识分享等)这一步,快速实现人才产出,这更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没有知识沉淀,带教者的意愿和能力都没有办法保障。难道那些企业内的高手都愿意“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这显然违背了人性。普遍情况是高手们都愿意让自己显得“鞠躬尽瘁”:一方面可以赢得老板们的欣赏;另一方面可以暗自把持技术霸权,让自己无可替代。

其实,很多企业已经看透了这种浅显的道理。例如,IBM采用“长板凳计划”,没有培养出本岗位接班人的人不能获得晋升。再如,有的企业让师傅可以分享徒弟成长的收益。难道任何一个高手都可以随意“教会徒弟”吗?这显然把教学这个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相当于说教学不需要教材、不需要技巧,这又不是插上U盘拷个资料。好多老板宁愿花时间转发微信群或朋友圈,传播各类牛人的文章,让员工们直接对标学习,也不愿花时间把自己成熟的方法论进行整理,让员工一步步练好基本功。这实际上也是在用动作的勤奋掩盖思维的懒惰。采用这类战略的企业必须要用心打磨自己人力资源政策,在任职资格体系、素质模型、课程体系、讲师体系、培养项目等方面都要花心思、有投入。

最佳状态是——员工一旦进入这个人力资源专业体系,高手的知识自动上传,徒弟的知识自动下载。这种体系是“卷入式”的,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这样才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赋能”。

3.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类型三:混合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

除了上述两类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大量的企业都是采用混合型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即同时提升核心人才仓的人力资源资本化率(CRH)和人才密度(DT)。这种战略里,企业对不同的人才仓采用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有的人才仓以激励为主,有的人才仓以赋能为主,还有的人才仓两者混搭,不同阶段使用不同战略。在这方面,华为就是典型的例子,他们为员工设置了很长的人才培养周期,抵达产出的拐点之前(成为华为定义的“奋斗者”)以赋能为主,而在抵达拐点之后则以激励为主,不仅可以在项目中获取丰厚奖金,还可以分享TUP激励,即有效期为5年的股权奖励(分红权和增值权)。

这里最大的误区是,大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并不是混合型的,他们是战略最忌讳的“夹在中间”。他们既没有决心去投入成本引入人才,精心雕琢激励机制;又没有决心去梳理资源、沉淀知识,耐心打磨赋能机制。其实,人才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之间有可能是天然冲突的:成熟型人才不可能有耐心被企业深度赋能,而潜力型人才也很难在资源和能力欠缺前,就有勇气与企业共同劣后,追逐合伙人式的分享。

所以,这类企业在两个方面都是浅尝辄止,漏洞百出。严格意义上说,老板和HR一个敢乱想,一个敢乱跟,都有责任。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指向了“核心人效”,虽然我们确信“核心人效”的优异表现必然推动“宽口径人效”实现目标,但一定要避免战略的短期化。

其实,人力资源经营对于HR,甚至对于企业来讲,并不是一个短期概念,不能仅仅关注当期数据,也要关注未来数据,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应该是在长期和短期经营导向之间实现平衡的最佳指南。

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红海云所开发的成熟产品红海eHR能全面满足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场景,并为企业提供覆盖组织人事、考勤、薪资、招聘、绩效等人力资源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降本增效。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生育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高瓴张磊:HR如何招到靠谱的人? 2021-05-12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认为,HR要招到靠谱的人,需要从4个维度来判断。
  • 重庆有哪些免费的HR流程自动化资源? 2025-05-19
    专注于为重庆及全国企业梳理HR流程自动化的免费资源,聚焦主流SaaS平台、开源系统与政府政策支持。重庆本地中小企业可通过全国性平台的免费功能、开源工具自主部署及关注地方数字化补贴政策,低成本实现基础人事管理自动化。本文将结合行业报告和权威数据,帮助企业把握数字化转型机遇,提升管理效率。
  • 就业见习补贴热点问题有哪些?HR快来 2021-06-01
    相信当政府出台某一项政策时,大家都会对其有所了解和疑惑,即使是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也你不例外。当政府出台了关于无锡市就业见习补贴政策时,HR很多都会产生疑惑。因此,今天我们就围绕就业见习补贴热点问题来进行解说。
  • HR必学的谈薪技巧 2020-07-28
    当HR面对自己心仪的人才,到底该如何与其谈薪资?谈薪酬时又该掌握哪些技巧呢?今天HR知识汇就带各位小伙伴看下正确的谈薪技巧~~
  • HR揭秘:这5个辞职理由最让人反感 2025-02-14
    在招聘过程中,HR常会询问候选人的离职原因,以评估其稳定性、价值观及抗压能力。理解候选人对离职问题的回答,有助于HR判断其是否适合企业文化和岗位需求。在众多辞职理由中,有5个是最让HR反感的。
  • 什么叫HR智能助手? 2025-08-20
    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正在加速引入HR智能助手,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从事务处理向智能决策升级。红海云观察到,HR智能助手不仅能自动筛选简历、安排面试,还能依据员工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有效解决“招聘流程繁琐”“员工咨询压力大”等现实难题。本文结合多行业真实应用,解析HR智能助手的技术原理、功能亮点及落地场景,帮助企业HR和管理者理解如何用智能助手提升效率和员工体验。
  • 就业见习补贴申请小贴士,HR收好了吗? 2021-06-02
    虽说就业见习补贴政策各地都有,但是所涉及的对象以及补贴标准、金额却有所不同,比如苏州市就业见习补贴。所以,这里整理了关于苏州市就业见习补贴的相关申请小贴士,希望能让苏州市HR们更清晰地了解该项人力资源管理福利政策。
  • 产假大全,全国各地福利HR了解过吗? 2021-06-28
    HR你在工作中是否只是了解当地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所了解的信息可能就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了。毕竟,只有真正全面了解政策内容,你才能更好地分析这些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就拿产假来讲,每个地区可能都会有所差别,而HR如果只关注本地信息,同时所执行的产假信息也只限于本地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相应的劳动纠纷出现。

推荐阅读

  • 企业组织管理系统五大优势详解! 2021-08-16
    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上线了组织管理系统,也有很多企业还在犹豫。很多HR或者中高层领导都或多或少知道组织管理系统确实带来了一些便利,但是其价格昂贵也确实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组织管理系统有哪些作用?它所带来的价值是否抵得上我们的支出?今天就为大家详细解答企业组织管理系统五大优势。
  • 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什么?对企业人才培养有哪些建议? 2021-11-29
    当今时代,挖掘人才、培养人才,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到底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是什么?对企业人才培养有哪些建议?
  • 《2022民营企业雇佣关系趋势观察》发布:如何寻求企业与员... 2022-06-07
    近日,前程无忧发布了《2022民营企业雇佣关系趋势观察》,旨在洞察后疫情时代下民营企业雇用关系的变化点、矛盾点和未来趋势。那么如何寻求企业与员工的平衡关系?
  • 人事管理系统厂商演示,企业需要了解什么? 2021-05-08
    当前,企业在选型系统时,都会经过人事管理系统厂商演示这个环节,那么,在这个环节中,企业究竟需要了解什么信息,从能保证选型到合适的人事管理系统呢?
  • 专业人事管理系统应具备哪些关键作用? 2021-04-26
    随着企业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职工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根本不能满足企业发展要求,因此,很多企业纷纷寻求数字化转型,即通过上线专业人事管理系统来优化企业管理方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不过,由于市面上的人事管理系统千奇百怪,因此企业很难真正挑选到合适的系统。那么,今天我们可以从专业人事管理系统的维度出发,来讲讲这类系统应该具备哪些关键作用?
  • 中小企业招聘|把握招聘的「关键要领」很重要! 2024-08-1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的招聘挑战也日益严峻。某人才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企业招聘指数报告》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下降至5.2%,预计2024年失业率目标为5.5%。然而,中国招聘市场的整体招聘指数仅为0.35%,显示招聘需求仍处于较低水平。这一系列数据无不反映出,中小企业招聘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 《2021年三季度人才流动报告》发布:企业怎么留住人才? 2021-10-21
    10月12日,58同城发布了2021年三季度人才流动报告。四大一线城市和成都、重庆为首的新一线城市是企业招聘最活跃的城市。人才流失会对企业造成影响,那么企业怎么留住人才?
  • 港铁约5成半员工获加薪3.3%,一成获加5%:企业加薪制度怎... 2022-07-08
    香港电台网站7月6日报道,港铁约见香港铁路工会联合会,交代薪酬调整方案,超过一半员工、即约5成半可获加薪3.3%,约一成员工则获加薪5%。究竟企业加薪制度怎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