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教育部将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技能人才如何培训?

教育部将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技能人才如何培训?

2022-03-01

红海云

在2月23日举行的第三场2022教育新春系列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要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陈子季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最紧密最直接,所以专业设置一定要紧盯行业变革、对标产业变量,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教育布局和人才培养结构。

2021年,教育部发布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五年一次大修,系统梳理了产业、岗位、职业和专业的逻辑关系,适度超前布局,一体化设计了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1349个专业,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专业调整幅度超过了60%。当前教育部正在集中力量,开展专业简介和专业标准修订工作。

陈子季表示,下一步教育部会围绕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需要的职业教育这个目标重点做三件事:

一是健全专业布局结构动态优化调整机制,加强行业人才需求分析,同时指导各地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制定“十四五”时期本区域职业院校专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方案,并分年度实施。

二是健全院校与专业设置、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加强部、省、校协调,持续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

三是要加强重点领域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双碳”“一老一少”服务等人才紧缺领域,分领域、分区域调动一批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和职业院校深度合作,实施专项培养,深入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输送高素质产业工匠。

员工是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资源要素,企业的所有价值都需要经过员工来创造。那么技能人才如何培训?

一、分析培训需求——方案设计的前提    

培训专家应当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分析培训的必要性,以及培训的目标和资料。需求分析是确定员工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估的基础。培训需求可从三方面进行:    

1、组织分析,根据企业的远景和使命,确定对员工的要求,以保证培训方案的设计理念贴合企业的总体目标和战略要求。    

2、工作分析,员工到达梦想的工作绩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本事,如果已经有成熟的岗位说明书,能够直接参照书中对员工的要求。    

3、差距分析。指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未来工作岗位对其技能、态度的要求进行比照,研究两者之间存在的差距,确定需要哪方面的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岗位胜任本事。    

二、明确培训目标,分层设置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培训总目标是整个员工培训计划的设计依据,具有宏观、不可操作性的特点。典型的表述如经过员工入职培训帮忙新进员工了解和熟悉公司的一般情景,从而适应企业的各种环境,胜任新工作,使新员工在入职前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企业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我的职业选择,理解并理解企业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培训的具体目标是对总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具备可操作性。它一般包括了解企业的文化和经营理念、熟悉企业的各种通用的政策、规章制度;了解企业的业务状况和产品基础知识、明白岗位的基本要求;能熟练应用各种基本的工作技能等。    

三、遵循培训原则    

培训原则是对该方案在设计理念上的界定,常见的如以岗位时间锻炼为主,脱岗培训为辅,在实践中快速成长;针对不一样类别的员工制定不一样的员工培训计划;培养过程严格管理,严格考核。    

四、明确培训方案的适用对象    

如本员工培训计划适用于某公司或某部门的员工培养。    

五、设定合理的培训时间    

一般公司的职前培训在xx天不等,少数大型公司的部分职位如销售则要xx个月;到岗后的培训周期较长,会持续x个月—x年左右。    

六、选定适宜的培训职责部门    

职前培训由企业总部统一安排,职责部门为人力资源部或专门的培训中心;在岗锻炼期间,由员工所在业务部门负责;若跨部门锻炼,则有多个业务部门共同负责。    

七、设计培训资料    

一般来说,员工培训计划应包括知识、技能和其他素质方面的培训,他们需要与需求分析的结果相贴合,并与工作的要求相关。知识方面应包括企业的地理位置和工作环境、企业文化和企业经营理念、战略和企业的发展前景、企业的标志及由来、企业的发展历史阶段、产品和服务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还需要增加对应的专业知识,如xx公司的技术员工需要在短时间内学习完xx本专业相关图书并经过考试。技能方面应包括有效沟通、团队合作、时间管理、会议管理等通用技能。其他素质方面,主要指的是在价值观层面能认同企业的文化。此外,不一样的培训层次有不一样的资料重点,如企业层次的培训倾向于文化、政策等宏观层面,部门层次的培训倾向于部门结构职能、工作职责、关键绩效指标等。    

八、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通常包括如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法、讨论法、视听法、主角扮演法等,他们各具特色,在员工入职培训中,要依据需要和可能,合理地选择采用。根据成人学习的规律,员工入职培训应当尽量多采用学员参与度高的方式以提升培训效果。    

九、准备好相关的培训支持资源    

培训资料及培训方法决定如何选择培训支持资源。一般应包括教室、会议室、工场、教材、笔记本、笔、模型、投影仪、电视、录像等,这些安排能让员工从不一样的角度体会到企业的关怀,所以在设计时需要尽量研究员工的感受。    十、评估培训效果    

企业在实施员工培训计划后,应采用必须的形式,把培训的效果用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表示出来。    

我们提议企业使用在国内外应用最广的培训效果四级评价模型,这个模型将培训的效果分为四个层次:    

1、反应层,在培训结束时,经过满意度调查了解员工培训后总体的反应和感受;    2、学习层,经过考试确定受训人员对原理、技能、态度等培训资料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行为层,即行为改变,确定受训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行为的变化;    

4、结果层,即产生的绩效,能够经过一些指标来衡量,如生产率、员工流动率、质量以及企业对客户的服务等。    

企业在对员工培训进行评估时要向第三、四层次的评估发展,因为仅有最终的行为改变和绩效提升才能直观的说明培训的价值之所在。企业应注意,培训评估完成后,需要撰写培训评估报告,资料包括培训项目概况、培训结果、评估结果及改善提议,以便不断地展现效果、总结经验和持续改善。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推荐阅读

  • HR做好新员工入职培训的重要性有哪些? 2024-09-20
    新员工入职培训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更是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为了让新员工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环境,提升工作效率,HR部门需要精心设计和实施新员工入职培训。
  • HR这样做新员工入职培训流程,留存率高 2024-09-20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招揽并留住优秀新员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而新员工入职培训作为员工融入公司文化、适应新岗位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不容忽视。根据多年的人力资源管理实战经验,许多企业纷纷发现,有效的新员工入职培训不仅可以提高新员工的满意度,还能显著提升员工的留存率。
  • 员工培训和学习管理要用到哪些软件? 2025-05-23
    在VUCA时代(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人才的持续成长能力。传统培训模式中,纸质手册、线下讲座、碎片化的课程资源已难以满足动态业务需求。麦肯锡研究显示,82%的企业认为现有培训体系无法有效支撑战略落地,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让学习管理系统(LMS)、人工智能教练、知识图谱工具等成为人才发展的新基建。
  • 广东公布第一批战略性产业集群百万工公布工人技能培训项目... 2021-10-29
    2021年9月28日,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第一批战略性产业集群百万工人技能培训项目实施企业,到底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多少?
  • 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团队培训管理怎么开展? 2024-06-07
    学习型组织是指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已成为许多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和适应市场变化的关键策略。那么,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又如何开展团队培训管理呢?
  • 新员工培训内容有哪四部分? 2024-09-20
    新员工的培训是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环节之一,直接影响新员工的适应速度、工作效率和长期发展。一个系统和全面的新员工培训计划通常包括四个主要部分——公司文化与价值观培训、职业技能与知识培训、团队协作与沟通培训以及职业规划与发展培训。这四个部分相辅相成,共同打造新员工快速融入公司的坚实基础。
  • 培训管理系统可以安排线上课程吗? 2025-05-06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不断加快,培训管理系统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企业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的核心工具。2025年,线上课程安排已成为培训管理系统的标配功能,不仅适用于企业内部员工技能提升,也广泛应用于各类组织的知识传递与能力建设。相比传统的线下集中培训,培训管理系统的线上课程安排功能极大提升了培训的灵活性和效率,满足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2025年主流员工培训计划管理系统及功能全解析 2025-05-09
    红海云深度解析2025年主流员工培训计划管理系统,梳理HR数字化培训管理工具的最新功能与选型要点,助力企业高效落地人才培养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