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帮助中心 > 违法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违法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红海云 2025-07-09

当雇主或雇员违法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时,法律会如何区别对待?雇主要面临哪些强制性赔偿?而雇员又需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

在劳动关系中,违法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因主体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法律对雇主设定严格惩罚性条款,而对雇员则采取“实际损失追责”原则,这一区别性规定源于双方事实上的不平等地位。

一、雇主的双重法律责任
根据《劳动法典》第1243—4条,雇主违法解约须承担两项不可免除的责任:

1.惩罚性赔偿金
雇主需支付相当于合同剩余期限全部工资的赔偿金(如合同未定期限,由法院根据“可预知期限”裁定)。此赔偿与雇员实际损失无关,旨在惩戒雇主违约行为。但判例显示,若雇员存在严重过错(如无法胜任工作),雇主可豁免此赔偿。

2.经济补偿金
即使已支付赔偿金,雇主仍须额外支付合同终止补偿金,形成“双重经济负担”。

二、雇员的有限责任
雇员违法解约时,仅需赔偿雇主能举证的实际损失(如临时顶岗费用、招聘成本等)。若雇主无法证明损失,雇员无需担责。

立法逻辑:倾斜保护弱势方
法律对雇主施加更重责任,源于其强势地位和违约的社会危害性;而对雇员的宽松规定,则体现了对劳动者权益的优先保障。类似原则亦延伸至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领域,凸显劳动法“保护弱势”的核心价值。

更多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