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注意!劳动合同上的这些约定无效

注意!劳动合同上的这些约定无效

2023-08-16

红海云

劳动合同上白纸黑字的相关约定双方就必须遵守,真的是这样吗?

注意啦!如果出现下面的情况,该合同条款是无效的哦!

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自愿放弃缴纳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属于国家强制性保险,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应尽的法定义务,不能约定变更或者放弃。

任何自愿放弃社保协议以及自愿不缴纳社保承诺等均违反法定义务,为无效协议和承诺。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社会保险法》第六十条,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职工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由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用人单位应当按月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明细情况告知本人。

2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劳动者发生工伤自行负责”

不论用人单位有没有给劳动者办理工伤保险,只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确立,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都可以申请工伤认定,经认定为工伤的,可享受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

因此单位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发生工伤自行负责”,违反了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三十三条,职工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不缴纳工伤保险费。

《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第三款,职工发生工伤时,用人单位应当采取措施使工伤职工得到及时救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

3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

“一定期限内不得结婚、生育”

部分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在职期间不得结婚、生育的时限,这类约定不仅没有法律依据,也侵犯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终止:

(一)劳动合同期满的;

(二)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三)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或者宣告失踪的;

(四)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的;

(五)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得在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的劳动合同终止情形之外约定其他的劳动合同终止条件。

4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未达

到工作年限离职,需支付违约金”

劳动者按规定履行了提前告知义务,提前告知期满后,即可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办理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手续。

单位出资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时,可协商约定劳动者在职的服务期以及违约金,单位未出资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时,则服务期以及违约金无法律效力。

相关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除了以上情形,还有什么情形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那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者能拿到工资吗?

•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若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维权;若与用人单位产生劳动争议,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这10种劳动纠纷,员工胜诉更大,HR必须知道 2023-08-25
    在劳动纠纷中,企业的败诉率高达70%。而以下这十种情况败诉概率更高,甚至是100%,所以HR必须早知道。
  • 劳动合同常见问题:HR如何巧妙处理加班费? 2024-03-01
    随着劳动市场的发展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企业在处理员工加班费问题时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合理制定加班费政策,既保障员工权益又满足企业运营需要,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课题。
  • 上海人社局解读《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 2022-03-02
    2022年1月4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解读《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到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怎样签订劳动合同?
  • 上海人社局解读电子劳动合同相关政策:电子劳动合同有效吗? 2021-12-14
    2021年3月29日,上海市闵行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对《关于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相关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的解读,到底电子劳动合同有效吗?
  • 劳动合同怎么一键归档? 2025-09-05
    劳动合同怎么一键归档?在当今企业运营中,人力资源管理正经历一场深刻的数字化转型浪潮。劳动合同作为企业与员工关系的核心法律文件,其管理效率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合规性、风险防控和运营效能。传统归档方式依赖纸质文档和手动录入,过程繁琐易错——HR人员需逐一核对、扫描、分类存储,耗时耗力且易引发合规漏洞。一份合同归档不及时,可能造成劳动纠纷或罚款风险。数据显示,中国企业年均处理合同量达数百万份,但近40%的HR部门报告归档错误率超5%,拖累整体工作效率。面对这一痛点,“一键归档”概念应运而生,它代表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
  • 补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忘记续签了会双倍工资赔偿吗? 2023-06-14
    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益的重要法律形式之一,用人单位用工时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可以在以后补签吗?补签劳动合同是否违法?忘记续签了会双倍工资赔偿吗?
  • 劳动合同管理软件怎么归档合同? 2025-09-17
    ​劳动合同管理软件怎么归档合同?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劳动合同管理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环节。一份合同的归档不仅关乎法律合规性,更直接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控制。想象一下,一家中型企业每年需要处理数百份劳动合同,从新员工入职到离职续签,每一步都可能因手动操作失误而引发纠纷。传统的纸质或简单电子文档管理方式,往往导致合同丢失、审批延迟或数据不一致等问题。随着法规日益严格,企业亟需一种智能化解决方案来优化归档流程。
  • 公司扫描员工签名到劳动合同上,员工索赔二倍工资,法院判... 2023-10-10
    王小丽于2019年1月2日入职恒常公司,公司制作了与王小丽之间劳动合同书,落款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期限自2019年4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公司制作该劳动合同书时在劳动者签字处使用了王小丽本人签字的电子扫描图片,王小丽本人并未在该劳动合同书上签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