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辞退能力不达标的员工,HR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辞退能力不达标的员工,HR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3-08-21

红海云

面对招到能力不达标的员工,HR若准备辞退,哪些方面是必须注意的?

1

无法证明员工不能胜任工作

用人单位无法证明的情形归纳起来主要包括:用人单位提供的证据薄弱且无法证明员工的工作内容、无法提供绩效考核或提出的制度欠缺合理性

2

未履行调岗或者培训义务

用人单位表现为未履行调岗或者培训程序,或者是提供的培训的内容不是针对员工待改进事项的专项培训,而是适用于所有员工的常规培训、上岗培训,或者是培训的方式不符合法律要求,比如仅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告知员工工作方式等。

3

未设定工作目标或设定不合理

在某案例中,对于工作人员,如果用人单位设定的目标员工根本无法完成,该结果不可归责于员工,故不能作为证明员工不胜任工作的依据。

4

设定的考核指标不合理

这里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指员工的绩效考核目标,同时也包括在进行绩效改进计划过程中,用人单位设定的考核指标。

5

调岗未履行协商程序

《劳动合同法》虽然赋予用人单位在此情形下的单方调岗权,但并不意味用人单位仅需履行单方通知义务,从合理的角度,用人单位应与员工充分协商沟通,听取员工的意见。

6

解雇“受特殊保护”的员工

《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对于符合第42条情形的员工不得以不胜任工作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即便证据充分也无法行使解除权。

7

考核周期不具合理性

公司在员工转岗后,未及时对其转岗后的表现进行考核,后期仍以员工转岗后仍不胜任工作为由将其解雇,缺乏合理性。

6种“特殊员工”,企业不可随意开除!

企业虽然有权利辞退“不能胜任工作”的员工,但是员工有以下6种情况的任意一种,属于被“特殊保护”群体,企业都不可随意辞退!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用人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比如担任专职的工会主席、副主席或委员的;担任平等协商代表的;员工正处于义务服兵役期间的。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推荐阅读

  • 逼员工主动离职的那些套路都有哪些? 2023-12-27
    有时候,企业里面难免会有一些让人事部门头疼,让领导头疼的顽劣员工,偏偏又不能轻易去开除他,对于这样的员工,HR往往会想到逼退的法子,也就是逼员工主动离职。那么,逼员工主动离职的套路都有哪些呢?
  • 好聚当好散!企业应该怎样安全辞退员工? 2024-04-01
    如果一个企业要辞退员工,为难的又怎会只是员工呢,企业本身也很不愿意走到这一步。于千万求职者之中选中了你是缘分,那么,公司经营困难的时候,不得已要辞退也应该是好聚好散。那么,企业应该怎样安全地辞退员工呢?
  • 女子被辞退后写小作文称上司性骚扰:试用期可以辞退员工吗? 2022-07-11
    近日,广东深圳坪山法院通报一起女子试用期被辞退后在微信群发文称上司性骚扰的名誉权纠纷案。到底试用期可以辞退员工吗?
  • 百度、瑞幸等名企员工丑闻频出:HR如何才能精准识别人才? 2020-04-29
    最近,百度、瑞幸等名企员工纷纷爆出丑闻,对企业造成了极为负面的影响,甚至大大破坏了商业环境。那么HR在招聘面试的过程中,应该如何甄别出真正靠谱的人才,减低企业的风险呢?
  • 如何公平设定员工薪酬?这六种模型值得参考 2023-09-13
    如何公平设定员工薪酬?这六种模型值得参考。不同的薪酬模型对于员工的动力有着重大影响,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面对的问题。常见的薪酬模型有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提成奖金、工作计价、工作积分和项目奖金等。他们各有优缺点,而且各自适用于不同的岗位和领域。
  • 辞退试用期员工要补偿吗?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有哪些? 2023-07-03
    ​HR们都知道,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在初次招录劳动者时,约定的彼此考察的期限。那辞退试用期员工要补偿吗?劳动合同试用期规定有哪些?
  • 2021年特斯拉员工数量增40.3%:如何做好员工关系管理? 2022-02-15
    2021年特斯拉员工数量增40.3%,总人数接近10万。公司认为自己与员工的关系是“良好的”。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做好员工关系管理?
  • 什么叫员工工时分析? 2025-08-19
    在制造业、互联网等多元行业中,员工工时分析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红海云长期关注企业工时管理实践,发现传统的工时统计往往忽视了时间分配的细节,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面临挑战。员工工时分析不仅是对工作时长的机械统计,更是在实际业务场景下,通过系统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挖掘影响生产效率的深层次原因。现如今,越来越多企业采用数字化工时管理工具,结合岗位特性、加班规则与实际产能,推动工时分析从基础考勤向精细化管理升级。本文将围绕企业工时分析的核心定义、方法与落地路径,结合典型场景和真实案例,为HR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