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绩效落地难?教你一招搞定绩效落地难题!

绩效落地难?教你一招搞定绩效落地难题!

2024-07-02

红海云

  德鲁克说过,企业管理当中,绩效管理无疑是最重要的,不幸的是,它往往又是管理领域当中最薄弱的领域之一。
  众所周知,绩效管理的诸多裨益,支撑企业的战略实现让工作不茫然,通过绩效管理找出影响绩效的障碍使团队变得不盲目,抓住工作的关键点,使得团队将有限的经历投入到正确的事情上。
  但在实践当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绩效抱怨呢?很多企业往往是虎头蛇尾,一阵风的上,往往绩效管理工作形同虚设,不尽人意。
  一般来讲,绩效落地的主要障碍有三个:认知障碍、管理障碍、技术障碍。
  今天我们先来给大家讲一讲认知障碍
  首先,什么是认知?认知就是观念。
  大多数的企业和员工对于绩效的认知,都存在一定的片面和误解。那么,对于绩效,你认为什么是绩效?应该由谁来主导?由谁来负责?高层是否需要参与?绩效的作用是什么?与企业和员工有什么关联?为什么要导入绩效?
  一切的管理的执行都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观念,观念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行为的结果。

  一、绩效管理只是人事管理工具

  谈到绩效管理的作用时,很多人会说:绩效管理主要是用来发发放绩效工资、年终奖金、调薪、晋降级、是否胜任等人事决策工作。
  也不能否认,绝大多数企业,绩效考核的结果主要是用于人事决策;但是如果将绩效管理认为只是人事管理的工具话,显然是不全面的。
  绩效管理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战略贯彻。
  任何一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要实现,需要各部门协作,经公司层面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部门目标再细化到各岗位目标,细化到具体的行动和计划。也就是说,岗位目标的达成是为了部门目标的实现,部门目标的实现是为了企业目标的达成。
  其次,绩效管理还有一项很重要的功能:人才建设。
  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那么通过绩效管理,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组织和个人的能力得到持续的提升。

  二、绩效管理只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我平时在咨询和辅导过程中,遇到第二个比较突出的错误观念:
  大多数人认为绩效管理只是HR部门的工作,老板及各业务部门都没有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一)一把手负有支持和推动的责任
  企业一把手在绩效管理中的主要责任可以界定为两条,一是支持,二是推动。
  所谓支持,就是一把手要鼓励人力资源部门从公司整体视角思考和设计绩效管理体系。
  当绩效管理体系设计遇到困难的时候,一把手要给予支持,帮助人力资源部渡过难关。
  所谓推动,就是在绩效管理从前期的规划设计到后期的运行完善的全过程,一把手都要给予关注,不仅仅听汇报,做指示,还要深入其中,对关键问题点进行关注,并组织力量进行突破。
  (二)人力资源部负责方案设计、推动执行、实施辅导、培训咨询等责任
  人力资源部门是绩效管理体系的建设者和维护者,是业务部门的合作伙伴,为业务部门提供绩效管理的思路、工具和方法。
  人力资源部要对整体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和执行以及持续更新负责,为了保证执行过程中尽量少发生偏差,人力资源部要深入到各部门,了解他们在推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为他们提供改善的工具和方法,当在实施过程中出现障碍,需要高层支持的时候,人力资源部要积极与一把手保持沟通,争得他们支持。
  (三)员工对的绩效目标实现负责
  从员工角度讲,员工是自己绩效的主人,绩效目标完成的好坏,与其个人职业发展和经济收益密切相关。
  因此,员工一定要关心绩效管理,一方面,努力学习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绩效考核导向,另一方面深刻理解各项考核指标的内涵,在考核指标的导向下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与经理保持持续对话,在经理的帮助下获得提升,把对绩效的关注点从关注分数和工资转移到关注工作的完成和能力的提升上来。
  (四)直线经理负有执行反馈的责任,发挥五大角色
  直线经理是绩效管理的中坚力量,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向上对企业整体的绩效管理理念的传导、绩效考核指标的落实负责;向下对员工考核指标的完成和员工的职业发展负责。
  绩效管理是帮助直线经理分解公司目标,指导员工成长的工具。直线经理要和员工一起讨论公司目标,在思想上达成共识,要和员工讨论考核指标的目的、意义,结合考核指标为员工规划工作。为了保障员工有意愿和能力达成考核指标,直线经理要对员工进行绩效辅导,帮助员工提高认识,提升技能。
  考核结束后,直线经理还要对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帮助员工找到改进提升的关键点。
  进一步,直线经理要在绩效管理实施中发挥好“绩效合作伙伴、辅导员、记录员、公证员、诊断专家”等五大角色。

  三、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

  现在很多人都意识到绩效管理不是绩效考核,但很多企业仍然还是把绩效管理做成了绩效考核。而绩效考核,只是绩效管理的其中一个环节。
  上一篇内容中,我们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区别做了详细的区分,今天我么再以案例展开给大家分析一下。
  案例:
  与朋友约会,从家里出发,这件事你怎么做?请选择下列一种方式,(仅限一种方式)

  A.只知道约会地方的名称,不知道具体地点,随便做什么车,能到就行,迟到无所谓;
  B.知道约会地方名称、地点,或自驾车,或搭别人车,或打车,保证不迟到就行;
  C.问清楚约会地方名称、地点在哪里—问清楚最便利的交通路线有哪些—选择最近的交通线路及最廉价的交通工具—做好启程前的准备—排除可能迟到的因素。

  我们只知道要赴一场约会,如果第一步不是问清楚约会地点在哪里,而是直接找辆车就走,那么,即使这辆车朝反方向开的,你也全然不知。其结果是越努力,目的地越远,等发现错了再掉头,迟到就在所难免了
  所以绩效管理是建立在管理者和员工对于绩效管理的共同认识之上的,需要共同参与绩效计划的制定,参与绩效考核的实施,给予绩效过程的辅导,对绩效结果进行评价,结合考核结果进行优势分析与弱势分析,制定改进计划等一系列事宜。

  四、绩效管理作用的理想化

  关于绩效管理,现在很多企业都说,我们不搞绩效管理了;他们认为绩效管理没有用,绩效管理是高大上的东西,推行绩效管理是浪费时间。
  绩效管理不是什么神奇的工具,也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东西,绩效管理是我们日常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部分;
  另一种极端观点认为绩效管理包治百病、立竿见影,一劳永逸。
  以为只要实施绩效管理,就一定会导致绩效的快速提升。
  大家都知道绩效的多因性,即影响绩效因素很多,不仅仅是努力与激励的原因,还有机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原因。
  比如有的企业岗位职责都没有,如果推行绩效可能第一件事就得先做工作分析,规范确定岗位职责。这时候,可能有些人就会说弄这个不但没有起到帮助提升业绩的作用,相反还增加了负担。但这种负担是必须的,因为这是企业规范化过程中必须要做的一件事。
  绩效管理也并非一劳永逸。
  有些企业以为,请个顾问公司来弄,就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绩效管理问题。
  绩效管理是个持续沟通、持续改善的过程,顾问引进门,还得需要企业上下各级,同心协力,不断的去推进和改善。
  以上观念是平时我们在和广大HR伙伴和企业接触的过程当中,发现的非常突出的错误观念,大家可以对照你们企业,看看你们绩效管理落地是不是存在以上认知方面的障碍?

分隔图.png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RedPaaS平台、Red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云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国企事业单位、地产、银行、医药、物业、物流、餐饮、服饰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绩效管理系统如何选型?看看这篇成熟选型方案吧! 2022-01-07
    在大数据下的各类搜索引擎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是关于HCM系统的选型方法,然而针对HCM下的六大模块选型方法,如绩效管理系统选型,是很少涉及的。所以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如何选型绩效管理系统?
  • 如何实施高效的绩效目标系统?从五个维度评估 2025-01-14
    近年来,随着企业对员工绩效管理的日益重视,“绩效目标系统”逐渐成为热门话题。无论是初创公司还是大型企业,许多管理者都期望通过一套科学、完备的绩效目标系统来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企业整体效益。然而,绩效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它的有效性也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评估。
  • 绩效考核定期评估怎么做?绩效软件来帮你! 2023-04-26
    随着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对绩效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管理者,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评估,以便更好地管理团队,优化企业绩效。但是,面对复杂的数据和繁琐的工作流程,如何才能做好绩效考核的定期评估呢?绩效软件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 如何做好企业绩效管理?这三点HR必须清楚 2017-03-24
    想知道企业人力资源综合管理工作并不容易,我能做到,除了人力资源的功能配备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擅长的工作场所的同时,人力资源经理工作在多个角色,即为经理的风格,和经理的谦卑,即把握好角色之间的平衡在经理和员工之间,所以如何,只有用这种方法可以知道员工的想法,需要,欲望,并且能够第一时间准确地协调管理,协调发展人力资源。事实上,员工最关心的是年终绩效,因为绩效不仅能让员工得到快速发展和有形的利益,管理者必须精通绩效管理的方法。那么绩效管理的知识是什么呢?下面深入的分析,期望能给您提供参考。
  • 三星公司绩效管理制度最大特点是什么?这点经常被HR忽略 2021-09-28
    对于每家企业而言,他们的绩效管理制度都有各自的特点,三星公司也不例外。作为世界500强之一,三星曾经在中国市场风靡一时,那么,就是这样一家企业,它的绩效管理制度有什么特点呢?
  • 绩效辅导:打造高效率团队的五大秘诀 2023-12-29
    在高速变革的商业环境下,组织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员工的高绩效表现。然而,员工的表现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管理层的领导和辅导能力紧密相关。作为管理者,实现和提升员工绩效的使命至关重要。
  • 万达集团绩效管理制度的特点有哪些?HR你了解吗? 2021-09-09
    绩效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它能帮助企业实现科学、公正、务实的管理规范,使之成为提高员工积极性和公司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不过,由于大部分企业在一开始很难形成具体的绩效管理制度,所以许多HR开始效仿大型企业的管理制度,比如像万达集团的绩效管理制度。那么,这类企业的绩效管理绩效究竟有哪些特点呢?它是否真的值得HR学习?
  • 如何在争议中完成绩效面谈?面对“绩效不认可”的实战技巧 2025-02-19
    绩效面谈是一个管理者与员工讨论工作表现的重要环节,但它并不总是轻松顺畅。特别是当员工对自己的绩效评价不认可时,面谈往往会变得紧张和充满争议。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引导对话,达成共识,同时保护双方关系,成为管理者的一项核心技能。以下是一些实战策略,帮助管理者在绩效争议中圆满完成面谈。

推荐阅读

  • 绩效反馈工具对HR的好处? 2025-08-25
    在制造业、互联网等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中,绩效反馈工具逐渐成为企业HR提升管理效能的“助推器”。红海云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通过绩效反馈系统,不仅实现了人才画像的精准化,还有效推动了团队协作和业务目标的高效达成。本文将结合行业典型场景,深入分析绩效反馈工具给HR带来的多重好处,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实操参考。
  • 三种策略:轻松实施企业绩效管理制度 2023-08-17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如何优化运营、提升效率和激发员工潜力是管理者们关注的焦点。在解决上述问题的众多策略中,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无疑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 绩效考核方法有哪些? 2024-08-14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绩效考核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抓手。几乎每一家企业都会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关注绩效考核,通过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不仅能够激励员工、识别人才,还能改进工作流程,提高整体生产力。
  • 案例分享|房地产行业如何提高沟通绩效? 2024-06-26
    企业沟通不畅常常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员工与上级互相不满的情况。在工作过程中,是否经常听到员工抱怨费力不讨好,而上级总是对员工工作不满意,认为员工理解力太差、工作不认真,员工很冤枉,上级很恼火,总之是双方谁也不认为谁错。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呢?
  • 说好底薪6000,结果是4000底薪+2000绩效,这是什么套路? 2024-01-22
    面试谈薪资的时候说好底薪是6000元,结果,录取通知发过来的时候却变成了4000底薪+2000绩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HR玩的是什么套路?
  • 试用3个月绩效不达标辞退竟违法? 2025-03-19
    在职场中,绩效评估往往是衡量员工工作表现的重要标准。然而,当一家公司依据员工手册中的规定,因连续三个月绩效不达标而辞退员工时,却遭遇了法律的挑战。为什么呢?
  • 如何设计一套企业绩效考核方案? 2024-12-26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激发员工的潜力,推动企业的发展,是每一个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设计一套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绩效考核不仅仅是对员工工作表现的评估,更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注入新活力的有力工具。那么,如何设计一套与企业目标和战略相一致的绩效考核方案呢?
  • 绩效分析:揭开“高潜低绩”员工背后的真相 2023-05-10
    在企业中,不时会出现“高潜低绩”员工的现象,也就是员工天赋异禀,极具潜力,但是工作表现却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员工,企业管理者应该如何进行绩效分析?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高潜低绩员工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绩效分析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