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如何解除劳动关系?

2024-10-18

红海云

  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因为一些原因不愿意继续维持劳动关系的,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对于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是怎么样的?是否在不同的期间解除的程序不一样呢?请看我们律图在下面的文章中为您具体的分析解答。
  一、试用期内
  (一)单位可解除情况(应说明解除理由):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7.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21条、26条。
  (二)劳动者可解除情况:
  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
  二、固定期限员工
  (一)单位可解除,且不需要提前通知的: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46条。
  (二)单位可解除,需要提前30天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情况(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下列情况下不可解除: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2条、第46条。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2条、第46条。
  (四)劳动者可解除情况:
  1.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2.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1)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2)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3)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4)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5)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
  3.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的。
  (五)合同期满双方不能就合同续订达成一致意见:
  1.等于或高于原劳动合同标准,劳动者不同意续订,解除劳动关系。
  2.低于原劳动合同标准,劳动者不同意续订,解除劳动关系(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26条、第36条、第44条、第46条。
  三、无固定期限员工
  (一)需要建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情况:
  1.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2.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3.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续订劳动合同的(除单位可依法解除合同外)。
  4.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二)应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而单位不签订:
  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82条。
  四、经济赔偿金计算标准
  (一)计算方法: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二)发放限制:
  下限:本地区最低工资标准;
  上限: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最多不超过十二年。
  (三)计算单位:
  月工资,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7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7条,《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第2条、第11条,《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4条、第7条。
  (四)惩罚性赔偿: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按上述标准双倍支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7条
  以上就是我们的法律中关于怎么解除劳动关系的问题,当然在实践中我们遇到更多的是用人单位违法解决劳动合同,侵害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事情,针对这样的情形,劳动者应该怎么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请联系的律师们,我们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形,为您给出专业的法律意见。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企业要怎样才能证明与劳动者没有劳动关系? 2024-11-01
    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如果存在劳动关系,那么,劳动者的社保待遇就与企业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了,如果要证明不怀好意的劳动者与自己没有劳动关系,企业需要怎么做呢?如何去证明呢?请看下面的案例!
  • 14年劳动关系法院仅确认1年,为什么? 2025-03-17
    一名员工在山东某公司工作14年,却因未签订劳动合同和未缴纳社保而申请劳动仲裁。法院最终认定,尽管双方存在劳动关系,但由于仲裁时效限制,只能确认最近1年的劳动关系,前13年的请求已过时效。为什么呢?
  • 疫情期间,劳动关系处理不当会有哪些法律风险? 2020-02-20
    HR知识汇整理了疫情期间企业在劳动关系方面​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处理方法,以及企业和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供大家参考。
  • 如何维护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基础是什么? 2024-10-18
    在现代社会,劳动法律关系不仅仅是一种法律概念,它更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社会发展的基石以及企业管理的关键因素。
  • 劳动关系AI咨询平台,能快速解答员工合同纠纷疑问吗? 2025-07-25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下,企业对于劳动关系管理的智能化需求日益增长。劳动合同纠纷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高频难题,历来困扰着众多企业HR与管理者。传统的人工咨询模式不仅响应速度慢,信息检索效率低,还容易因专业壁垒导致员工疑虑未能及时解除。随着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技术在HR领域的加速落地,劳动关系AI咨询平台逐渐成为众多企业实现高效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工具。
  • 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 2024-12-11
    失业人群有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权利,那如果个人与企业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的情况能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呢?
  • 员工旷工太离谱企业忍无可忍!旷工几天可以直接开人? 2024-04-01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有的员工认为自己旷工企业扣工资就可以了,所以,不想上班的时候就直接旷工。企业对于这种肆意妄为的员工是最为反感的,只想快速解除劳动关系。那员工旷工多少天企业能够直接开人呢?
  • 疫情期间企业劳动关系怎么处理? 2020-02-24
    新冠肺炎疫情对很多企业造成了巨大影响,各地延期复工的政策使企业劳动关系问题变得尤为复杂。究竟疫情期间企业劳动关系怎么处理?针对这些难题,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具有资深法律工作经历的邓岚莺律师为大家进行了详尽的解答。

推荐阅读

  • 解除劳动关系的方法有哪几种? 2024-10-18
    一、双方合意解除劳动关系   在劳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未履行的劳动合同权利义务则不再履行。按照《劳动法》第24条规定:“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劳动合同可以解除”。协议解除劳动合同的,没有必要分清是谁的责任导致。
  • 和公司解除劳动关系,能拿什么赔偿? 2024-10-18
    可以主张N的经济补偿金,被迫解除触发的前提是基于单位有过错,逼迫劳动者不得以离职,比如未依法缴纳社保、未足额发放薪资等。一般根据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照一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比如工作3年4个月,那就是3.5个月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