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如厕自由"受限?广东一公司规定员工每日6个如厕时段

"如厕自由"受限?广东一公司规定员工每日6个如厕时段

2025-02-14

红海云

  佛山市顺德区三兄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因发布严苛的如厕管理规定而成为舆论焦点。该公司细化了如厕时间,并对违反规定的员工实施罚款措施。这一规定引发了广泛不满和法律专家的质疑。律师指出,该规定可能违反劳动合同法,并可能加剧公司与员工之间的矛盾。尽管公司称尚未执行该规定,相关部门表示将根据实际影响进行调查。

  在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一家名为三兄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企业因其严格的如厕管理规定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争议。该公司发布了一份文件,详细规定了员工的如厕时间和时长,违反者将被罚款100元。文件声称,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工作效率和改善员工的健康状况,引用了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作为支持依据。然而,如厕时间被限定为特定的六个时间段,例如,早晨如厕需在8点之前完成,上午和下午则仅有短暂的10分钟窗口。

  公司还规定,在非指定时间如厕,尤其是小便,时间不得超过2分钟。员工如有特殊健康需求,需向人力资源部门申请无薪如厕,并备案。公司表示,将通过监控设备进行监督,违规者会受到相应处理,罚款将从当月工资中扣除。这一政策定于2025年3月正式实施,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

  该规定一经曝光,立即在网上引发热议。许多网友对此表达了不满和愤怒,认为如厕是基本生理需求,不应受到如此严格的限制。有网友调侃道,“带桶上班,在工位上解决。”更有甚者,表示如果该规定持续实施,将采取极端手段进行抗议。

  针对这一争议,《经视直播》的记者联系了三兄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该如厕管理规定尚未真正执行,对具体细节不甚了解。与此同时,佛山市顺德区容桂人社局也表示,该规定属公司内部事务,若员工的工资受到实际扣除,他们将介入调查。人社局强调,目前尚无法判断该规定的合理性,除非员工因该制度被扣工资,届时将根据调查结果做出判断。

  法律专家对此规定也提出了质疑。湖北炽升律师事务所的吴兴剑律师指出,规定如厕时间的具体分钟数是不科学的。除非员工故意借如厕逃避工作,否则这样的处罚措施可能违反劳动合同法。另有律师蔡巍表示,该规定可能涉嫌违法,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条款,即用人单位在制定涉及员工重大权益的规定时,需经过员工代表大会或与工会协商。

  蔡巍进一步指出,强制员工遵守不合规的制度,不仅无法缓解员工与公司之间的关系,反而可能加剧矛盾。施加不合理的要求,与人体生理机能冲突,不仅无助于提升生产效率,还可能导致员工对公司的排斥感,甚至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HR必知,口头辞退员工有哪些风险? 2024-05-27
    有些企业对辞退员工的操作不够了解,当企业因为各种原因想要辞退员工的时候就随意地口头辞退了。不规范地辞退员工是具有风险的。那么,口头辞退员工具有哪些风险呢?
  • 骑摩托上下班被开除,合理吗?法院判决给出答案 2025-04-11
    企业能否以"安全"为由禁止员工骑摩托通勤?重庆法院近日公布的一起劳动争议典型案例给出了明确答案,判决结果引发社会对用工管理边界的广泛讨论。
  • 员工年假可以折现吗? 2024-04-15
    年假一般是年内就休完,但有的企业因为业务繁忙,以至于员工没办法在年内休完年假,又或者有的员工自愿不休年假,那么,没有休的年假能够折现吗?
  • 这五种MBTI类型的员工最受老板欢迎了! 2024-11-18
    MBTI性格测试已经从社交圈走向了求职圈,成为很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具。在众多MBTI类型中,有五种性格类型的员工特别受到HR和企业老板的青睐。到底是哪五种类型的员工呢?
  • 参加公司集体活动受伤算工伤吗? 2024-12-13
    公司集体活动已成为增强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当员工在这些活动中受伤时,是否能被认定为工伤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到底员工参加公司集体活动受伤算工伤吗?
  • 日本企业40岁以上员工占比超七成 员工老龄化怎么破? 2025-03-17
    日本企业正面临员工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最新数据显示,40岁以上员工在企业中的比例已超过七成,年轻员工数量持续减少,这一趋势对企业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
  • 请事假不批直接缺勤公司将员工开除!公司竟然败诉! 2024-06-21
    这里就有一个案例,员工请事假公司不批,直接缺勤5天,公司一怒之下将员工开除了。员工最终将公司告上法庭,让人意外的是,公司竟然败诉了!为什么呢?
  • 全员竞聘是把双刃剑!全员竞聘的法律风险知多少? 2024-08-12
    全员竞聘作为一种常见的人才选拔机制,旨在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选拔出最合适的人选担任特定职位。这一机制既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又能提高整体的工作积极性。然而,全员竞聘的实施也是一把双刃剑,其中的法律风险和操作中的种种挑战不容忽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