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专家解读 > 签了自愿放弃工伤协议有效吗?律师:这3条条款违法无效

签了自愿放弃工伤协议有效吗?律师:这3条条款违法无效

2025-03-12

红海云

据统计,我国每年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已超2.8亿,但职场中仍存在企业要求员工签署“自愿放弃工伤协议”的现象。这类协议是否具备法律效力?劳动者签署后是否真的失去维权资格?

一、工伤保险的强制性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缴纳工伤保险费。”这意味着,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是企业的法定义务,任何试图通过协议免除该义务的行为均属无效。

二、协议无效的三大典型条款

在司法实践中,以下三类条款常被认定为无效:

  1. 免除法定赔偿责任
    例如协议约定“企业仅承担医疗费,其他费用概不负责”。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七条,工伤保险待遇涵盖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伤残补助金等12项法定项目,企业不得通过协议减免。

  2. 排除劳动者主要权利
    某制造企业要求员工签署“自愿放弃劳动能力鉴定”协议,试图规避伤残等级赔偿。但《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伤残待遇的法定程序,任何协议不得剥夺劳动者该项权利。

  3. 限制诉讼时效与救济途径
    部分协议约定“员工签署后不得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然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明确,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且诉讼权利是劳动者的法定救济手段,企业无权通过协议限制。

三、有效协议的构成要件

尽管存在无效条款,但并非所有协议均无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有效协议需满足:

  • 意思表示真实:劳动者需在未受欺诈、胁迫的情况下签署

  • 内容合法: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程序合规:企业需明确告知劳动者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及放弃后果

例如,某建筑公司在员工受伤后,与其协商达成补充赔偿协议,额外支付5万元并明确“不影响法定工伤保险待遇”,此类协议因不排除法定权利而被法院认可有效。

四、企业应对策略建议

  1. 规范用工流程
    依法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从源头上防范法律风险

  2. 完善协商机制
    发生工伤后,可就补充赔偿达成协议,但需明确约定“不免除法定责任”

  3. 加强合规培训
    定期组织HR及管理层学习《工伤保险条例》最新司法解释

工伤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保护劳动者权益,也分散企业经营风险。对于HR而言,理解协议效力的法律边界,既能避免因违法条款导致的双倍赔偿风险,也能通过合规管理提升企业用工信用。劳动者若已签署相关协议,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评估协议效力并主张合法权益。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超过60岁的工伤怎么算?60岁以上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2023-06-16
    由于我国现行工伤保险保障制度是建立在劳动关系基础上的,因此,对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就业人员因工伤亡能否认定为工伤,实践中各地做法不一。那么超过60岁的工伤怎么算?60岁以上工伤赔偿标准是什么?
  • 猝死20个月后才成功认定工伤!到底怎么回事? 2024-08-19
    在现代职场中,工伤认定关乎着个体劳动者的权益保障。牧原股份员工蒋某帅因高强度工作猝死于员工宿舍是典型的工伤案例,然而,工伤认定极其艰难,历经家属20个月的努力才终于成功认定工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久坐致腰间盘突出算不算工伤? 2024-12-24
    腰间盘突出成为了一个常见且困扰许多上班族的健康问题。随着久坐办公和伏案工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职员面临腰椎健康的威胁。问题来了:上班长期久坐导致腰间盘突出算工伤吗?
  • 上海调整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工伤保险待遇标准... 2022-06-27
    上海市人社局介绍,本市将从2022年7月1日起调整失业保险金和工伤保险待遇标准。那么工伤保险待遇标准是什么?
  • 工伤申报流程要用到哪些系统? 2025-05-22
    随着工伤申报流程逐步实现全程数字化,越来越多企业关注工伤申报流程需要用到哪些系统。以企业HR管理软件、政府政务平台、医疗数据对接系统为代表的数字化工具,正在重塑工伤申报的效率与合规性。本文基于最新政策与技术发展,结合主关键词“工伤申报流程”“工伤申报系统”,梳理数字化工伤管理的核心系统结构,助力企业实现高效、智能的工伤申报管理。
  • 工伤保险理赔材料清单:少交1份可能耽误半年赔偿金 2025-03-11
    去年年底,某制造企业HR王女士遇到了棘手难题:车间工人李某在操作机器时不慎受伤,企业虽及时申报工伤,但因漏交一份医疗费用清单,导致原本3个月的理赔流程拖延至9个月。李某多次到公司质问,不仅影响了团队士气,企业也因流程延误面临额外沟通成本。
  • 工伤认定的上下班途中是如何界定的? 2025-01-16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属于工伤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工伤认定的上下班途中是如何认定的?如何界定上下班的合理时间,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维护。
  • 工伤后,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需提供的材料有哪些? 2023-11-14
    职工如果发生工伤,经过治疗,伤情稳定之后,如果存在伤残或者影响劳动能力的,就应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了。那么,工伤后,如何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需提供的材料又有哪些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