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北京银行员工年薪涨近2万,为何网点却连续4年减少?

北京银行员工年薪涨近2万,为何网点却连续4年减少?

2025-04-15

红海云

4月14日,北京银行发布2024年度财务报告,呈现出一幅"量质齐升"的发展图景。数据显示,该行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99.17亿元,同比提升4.81%;净利润达258.31亿元,同比增长0.81%,两项核心指标均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在规模扩张方面,北京银行展现出强劲势头。截至报告期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42215.42亿元,较年初增长12.61%,增幅达4728.63亿元。这一突破性进展使其成为首家跨过4万亿元门槛的上市城商行,资产规模已超越广发银行、浙商银行等多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资产质量指标呈现"一升一降"特征:不良贷款率微降0.01个百分点至1.31%,但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下降8.03个百分点至208.75%。值得注意的是,信用成本由年初的0.73%上升至0.87%,全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12.39亿元,其中对公业务减值损失增幅显著,达44.05亿元。

收入结构方面,净利息收入仍占主导地位,达519.1亿元,占总营收的74.25%。非息收入表现亮眼,同比增长10.06%至180.07亿元。该行解释称,这得益于债券投资组合优化、票据业务加速周转等举措。其1.47%的净息差水平,较城商行均值高出9个基点,展现较强定价能力。

引人关注的是网点布局的持续调整。年报显示,该行分支机构数量已连续四年缩减,2024年再减少7家至628家。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力成本的提升:员工总数增加693人至20138人,人均薪酬较上年增长19881元,反映其"提质增效"的战略取向。这种"减网点增人力"的配置变化,或预示着该行正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与人才结构升级。

一边是员工薪酬大幅提升,一边是线下网点持续缩减——北京银行2024年财报中的这一“矛盾”现象,折射出银行业怎样的转型趋势?

一、 数字化转型加速,网点“瘦身”成趋势
近年来,随着手机银行、智能客服等金融科技的普及,传统银行网点的业务量明显下降。北京银行年报显示,2024年其分支机构数量减少7家至628家,连续4年缩减。这一调整并非孤例,包括工行、建行在内的多家银行都在优化网点布局,关闭低效网点,转向线上化、智能化服务。

二、 人力成本上升,但高薪吸引科技、风控人才
尽管网点减少,北京银行2024年员工总数却增加693人,人均薪酬增长1.98万元。这一变化反映出:

科技投入加大:银行在金融科技、大数据风控等领域需要更多高端人才,推高了整体薪酬水平。
业务结构优化:零售银行、财富管理等业务对专业人才需求增加,传统柜员岗位占比下降。
三、资产规模突破4万亿,但盈利模式转型
北京银行2024年总资产突破4万亿元,成为首家达到这一规模的上市城商行。然而,其净息差(1.47%)仅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显示传统存贷利差盈利模式面临挑战。因此,银行不得不:

压缩低效网点成本,减少租金、人力等固定支出。
发力财富管理、投行等轻资本业务,提升非利息收入(2024年增长10.06%)。
四、未来趋势:网点不会消失,但功能将重塑
尽管线下网点数量减少,但银行并不会完全放弃实体渠道。未来的网点可能:
1.转型为轻型化、智能化服务点(如无人银行、财富管理中心)。
2.聚焦高净值客户、企业金融等复杂业务,而非简单存取款。
3.与线上渠道深度融合,形成“线下体验+线上便捷”的服务模式。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什么叫员工激励平台? 2025-08-25
    什么叫员工激励平台?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人才被视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如何激发员工的潜能,点燃他们的工作热情,使其从“被动执行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是每一位企业管理者持续探索的命题。传统依赖年终奖、口头表扬等零散激励手段的模式,在数字化浪潮下显得愈发力不从心——它们时效性差、透明度低、精准度不足,难以满足新生代员工对即时反馈、个性化和成长价值的强烈需求。
  • 科技巨头豪掷千金!小米奖励近4000名员工与供应商 2025-03-21
    在创下"史上最强年报"的辉煌业绩后,科技巨头小米集团再次展现其慷慨本色,向数千名员工和供应商发放丰厚奖励,彰显了公司对人才和合作伙伴的重视。小米此举从员工管理角度来看有何意义呢?
  • 入职10年,企业才解雇学历造假员工合法吗? 2024-01-22
    一般来说,企业如果发现员工学历造假,如果证据确凿,直接解雇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员工入职都10年了,企业才以学历造假为由解雇员工,这又合法吗?需不需要赔偿员工呢?看个案例吧!
  • 从董宇辉离职事件看明星员工的好与坏 2024-07-29
    近日,东方甄选宣布了董宇辉离职的消息。董宇辉的离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明星员工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明星员工一旦出现问题,损失也是巨大的。今天我们就从董宇辉离职事件去分析明星员工的好与坏。
  • 企业如何把握好激励员工的“生命周期”? 2024-08-22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如何激励员工,激发他们的潜能,是每一位管理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激励员工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从而降低员工流失率。然而,激励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它涉及多种学科,需要管理者具备系统的知识和灵活的应对策略。
  • 员工为什么要参与绩效反馈? 2025-08-18
    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图景中,绩效反馈常常被描绘为一场自上而下的“审判”或“告知”。管理者手握评估权杖,员工被动接受结果,整个过程仿佛一道单向传输的指令流。这种刻板印象,如同厚重的帷幕,遮蔽了绩效反馈本该闪耀的核心价值——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对话。当员工选择置身事外,错失的远非一次沟通机会,而是职业发展轨迹中至关重要的校准点与加速器。
  • 性价比高的员工信息采集系统有哪些? 2025-06-17
    企业对高性价比员工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日益突出。我们关注企业数字化转型下的员工信息管理痛点,梳理了目前市场上主流员工信息采集系统的类型与特点,包括基础表格方案、开源HR管理工具、通用数据采集平台、集成型HR管理系统及政务合规申报工具。本文通过专业视角对比各类员工信息采集系统的成本、功能、易用性、安全性等关键指标,为企业HR和管理者提供科学选型建议,帮助企业以更低投入实现高效、合规的员工信息管理。
  • 管理一严员工就辞职!为什么?怎么办? 2024-07-05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就是企业对员工管理一旦突然变得严格,员工就开始一个一个辞职走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到底是企业管理出了问题,还是员工有问题?

推荐阅读

  • 四川一企业砸20万设"减肥奖金" 员工瘦身成功还能拿钱 2025-04-17
    当"减肥对赌"遇上企业文化,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四川一家企业通过创新激励机制,让工间操从"应付差事"变成"争相参与",更用真金白银帮员工击退"职场肥胖症"。如今企业给员工设置的福利是越来越丰富多样了,这是为何呢?
  • 职场代际冲突:为何年轻人越来越“难管”? 2025-04-17
    当"00后反向背调公司"成为网络热梗,当"职场整顿大师"频上热搜,一场关于职场权力关系的深刻变革正在发生。这届年轻人真的难管吗?或许我们该换个视角看问题。
  • 61岁马云为何频繁现身阿里?AI或是关键答案 2025-04-14
    在阿里云新财年启动会上,久未露面的马云以"科技温度"为主题发表演讲,强调AI发展应聚焦人文关怀。这位互联网巨擘近期的频繁亮相,正持续为阿里系业务注入战略思考,其关于人工智能与产业融合的前瞻判断引发业界关注。
  • 降薪10%,效率降30%!企业“降本增效”为何越降越亏? 2025-04-22
    近期,不少企业因经营压力高喊“共克时艰”,但员工发现,所谓的“降本增效”竟成了变相降薪、砍福利、逼加班的手段。老板一句“共患难”,结果只让员工“扛雷”,降员工的工资,结果,真正效率直接降30%。降薪这样的操作真的能救企业吗?显示是不能的。
  • 中国企业AI应用投入巨大为何成效有限? 2025-07-24
    2025年,红海云洞察中国企业AI应用投入现状,发现尽管AI技术在研发、制造、供应链等多个领域快速落地,但仅有9%的企业实现了显著商业价值。面对“工具铺设有余,体系支撑不足”的困境,企业亟需突破技术部署、数据治理、组织韧性和管理协同等多重壁垒,系统升级AI驱动的数字核心能力,方能真正释放AI的战略价值,实现高质量增长。
  • 官方解释来了!街道招聘为何要求环卫工35岁以下? 2025-02-21
    近日,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道办事处发布的一则环卫工人招聘公告引发热议,其中“年龄35周岁及以下”的要求被指存在年龄歧视。面对舆论质疑,街道办迅速回应,承认条件设置不合理并立即整改。
  • 即时零售规模2万亿!京东美团为何在外卖市场“大打出手”? 2025-04-22
    近日,京东与美团围绕外卖骑手接单问题爆发公开交锋,双方相继发布声明否认存在"二选一"行为。这场看似针对骑手的争夺战背后,实则是两大巨头在万亿级即时零售市场的战略博弈。
  • 大模型时代:微软为何能一直站在潮头? 2025-07-16
    大模型技术推动全球AI产业迈入新阶段。红海云关注大模型如何助力企业变革,以微软为例,深入探讨其在大模型时代“快变现”策略背后的深层逻辑。微软通过智能体网络、办公场景深度集成以及“人机比例(Human-Agent ratio)”等创新举措,持续引领行业发展。本文将系统解读微软在人机协作、AI同事落地以及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的核心经验,为企业管理者和HR提供前瞻性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