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985硕士求职大厂被拒只因本科双非学历

985硕士求职大厂被拒只因本科双非学历

2025-04-24

红海云

当前就业市场存在一种令人深思的现象:即便拥有名校硕士学历,本科"出身"仍可能成为求职路上的绊脚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建议,呼吁取消不合理的学历门槛,教育部也发布通知明确禁止在招聘信息中出现"985/211优先"等限制性条款。

某985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研三学生王明(化名)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求职经历。尽管以超出国家线50多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名校,研究生期间发表4篇SCI论文并多次获得奖学金,但在应聘多家知名互联网企业和汽车厂商时,都因本科毕业于"双非"院校(非985、非211)而止步简历关。"企业虽不明说,但'卡'第一学历已是公开的秘密。"王明无奈地表示,同学们戏称这类企业为"学历工厂"。

这种现象在高校教师招聘中同样存在。某985高校青年教师张莉(化名)分享道,她本科就读于普通院校,后考入全国前十高校攻读硕士,博士阶段在全球百强高校深造并有多篇高水平论文发表,但在应聘某211高校时仍因"本科背景不符"被拒。最终她凭借突出的学术成果获得现任职高校的青睐,但行政人员私下坦言"本科院校确实是她的短板"。

前程无忧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70%的求职者曾遭遇第一学历限制,其中40%明确看到招聘信息中标注"985/211优先",30%则感受到隐形的学历门槛。这种"唯第一学历论"的倾向引发社会广泛讨论。全国政协委员袁亚湘指出,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人才评价标准,实质上是"唯出身论",而非真正考察个人能力。

企业为什么注重第一学历?

企业招聘时注重第一学历,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筛选效率高,降低招聘成本
大企业每年可能收到数万份简历,HR部门需要在短时间内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候选人。第一学历(本科院校背景)往往被视为衡量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硬指标”,能快速缩小筛选范围,提高招聘效率。

2.名校光环效应,隐含能力背书
985/211等名校在招生时已经经过严格筛选,学生普遍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自律性和综合素质。企业认为,名校毕业生更有可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良好的逻辑思维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因此更倾向于优先录用。

3.企业招聘惯性,依赖过往经验
许多企业在长期招聘中发现,名校毕业生整体表现更稳定,因此形成“名校优先”的招聘惯性。即使部分“双非”院校学生能力出众,企业仍可能因缺乏足够样本或评估体系不完善,更信任名校背景的候选人。

4.行业竞争激烈,人才供过于求
在热门行业(如互联网、金融、咨询等),优质岗位竞争激烈,企业有足够的选择空间。当应聘者数量远超需求时,学历门槛自然提高,企业倾向于用更严格的筛选标准(如第一学历)来减少面试成本。

5.部分岗位对学术背景要求较高
某些技术密集型或研究型岗位(如顶尖科研机构、投行、咨询公司等)对候选人的学术能力要求极高,企业认为名校背景的学生更有可能具备所需的专业深度和研究潜力。

6.社会认知与品牌效应
部分企业认为,招聘名校毕业生能提升公司形象,甚至成为宣传点(如“我们团队90%来自清北复交”)。这种“精英化”招聘策略在某些行业(如金融、咨询)尤为常见。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如何利用PDCA理论和数据分析优化企业招聘过程? 2023-11-09
    招聘是构建优秀团队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招聘决定着企业能否找到符合岗位要求和企业文化的人才。PDCA管理模式,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的模式,在招聘过程中的运用,配合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更有效地进行招聘工作,提高招聘效率,降低招聘成本。
  • 如何利用人才招聘平台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 2023-04-19
    人才招聘一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如今人才争夺的激烈环境中,怎样快速、高效地吸引和筛选优秀的候选人,已成为公司HR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在如此庞杂的简历潮中,人才招聘平台作为线上职业资源库和招聘渠道,开始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青睐。本文将讨论如何利用人才招聘平台提高企业的招聘效率,从而进一步实现提高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 企业招聘管理流程要用到哪些软件? 2025-05-22
    在当今这个人才竞争白热化的时代,企业招聘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发布职位-筛选简历-面试录用"的线性流程。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招聘管理已演变为一个涉及多环节、多角色的复杂系统工程。从人才吸引、简历筛选、面试安排到入职管理,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工具的支撑。那么,企业招聘管理流程究竟需要哪些软件?这些工具如何协同工作,构建高效的人才获取体系?
  • 如何选择一款适合企业的人才招聘平台? 2023-04-19
    人才招聘平台是企业HR人员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必备的工具之一,它能够帮助企业规范化招聘流程、提升招聘效率、节约招聘成本。但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企业的人才招聘平台呢?下面让我来为大家分析。
  • 职场就业篇|如何避免成为面试型选手? 2024-07-26
    在如今的职场中,”面试型选手”这一现象愈发引人关注。所谓面试型选手,指的是那些在面试中表现出色,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求职者。前几天,一个与此相关的话题“#面试吹的牛入职后圆不过来了#”登上了热搜,激起了广泛讨论。这种现象的背后,有着复杂的原因和深刻的职场规律。
  • 招聘平台“抢人大战”开启!招聘平台们“钱景”如何? 2024-05-07
    早在节后刚复工时,小编在通勤路上发现了显眼包直聘网站的存在,其重金豪掷多个地铁站,试图通过多场景的布局吸引每一位路过的乘客。   那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今年的求职黄金季,求职APP们是如何摩肩擦掌、“王婆卖瓜”、抢占C位的吧!
  • 员工招聘新思路:二维思维模型如何改变人才选拔? 2023-11-14
    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如何找到最适合岗位需求的人选一直是企业面临的挑战。近期关于“二维思维”的讨论提出了在招聘时同时考虑员工的能力和态度,而非仅仅侧重于单一维度。这一视角受益于不同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论加以支持。
  • 招聘流程有哪些关键步骤?你知道吗? 2024-09-06
    人才招聘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精确、科学的招聘流程不仅能确保找到最合适的人选,还能提高整个组织的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推荐阅读

  • 招聘要求女性已婚已育?5家用人单位被查处 2024-05-09
    4月24日,广州市人民检察院通报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深化妇女权益保障公益诉讼和对涉案困难妇女专项司法救助工作情况,并公布典型案例。记者了解到,其中,针对广州市某区部分用人单位在网络招聘服务平台上,发布含明确限制性别、生育状况的网络招聘信息,检察机关推动相关行政机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维护妇女平等就业的合法权益。
  • 干货分享|优秀的HR怎么做招聘数据分析? 2024-05-07
    很多HR会疑惑“招聘数据分析不就是记录过程,写总结报告吗?”   事实上,HR每一项工作都不简单,日常的招聘数据藏着不一样的秘密,归纳总结,及时发现问题,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有效地摆脱例行公事一般的糊涂泥沼,实现更高效的招聘效率。
  • 什么叫招聘面试评分系统? 2025-08-19
    招聘面试评分系统正在成为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红海云观察到,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互联网和新兴行业企业在优化招聘流程时,倾向于引入结构化面试工具和专业评分系统,以解决“主观评分偏差”“面试官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问题。系统化评分不仅提升了招聘的公平性,更为企业筛选合适人才、构建高效团队带来了显著助力。本文将围绕招聘面试评分系统的定义、核心功能、应用方法及未来发展趋势,结合实际企业招聘场景进行深入解读。
  • 怎样预测明年的招聘需求? 2024-12-12
    任何计划的成功都依托于其基础假设的准确性,招聘计划也不例外。通过精确地预测未来的人才需求,你可以未雨绸缪地吸引顶尖人才、合理分配资源,并确保业务的连续性与增长。年底了,你知道怎样预测明年的招聘需求吗?
  • 如何借助招聘信息管理系统优化招聘管理? 2024-12-23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仅要在产品和服务上保持竞争力,更需要在人才的获取和管理上占据优势。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资产,当下的人才竞争已成为企业竞争的重点。然而,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常常面临低效率的招聘管理问题,导致无法及时获取优秀人才,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何在招聘速度和招聘质量之间找到平衡,是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招聘技巧、招聘制度以及招聘信息管理软件工具的合理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 人才储备池的高效招聘技巧:从建立到维护 2023-04-03
    招聘是企业走向成功的重要一环,而建立人才储备池则可以为企业的未来聘用计划提供可靠的人才来源,也是企业建立长期招聘计划的关键所在。如何建立一个高效且成功的人才储备池?本文将会从建立到维护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 招聘平台“抢人大战”开启!招聘平台们“钱景”如何? 2024-05-07
    早在节后刚复工时,小编在通勤路上发现了显眼包直聘网站的存在,其重金豪掷多个地铁站,试图通过多场景的布局吸引每一位路过的乘客。   那么今天就和小编一起看看今年的求职黄金季,求职APP们是如何摩肩擦掌、“王婆卖瓜”、抢占C位的吧!
  • 招聘贵招人难!8个方法有效降低招聘成本 2024-03-28
    一些人员流动大的企业长年都在搞招聘,如此下来,招聘成本就很高了,关键还招不到几个人。这样的招聘工作费钱也费人。可能整个人力资源部都围着招聘工作进行了。其实,降低招聘成本的方法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