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离职或辞退需要提前30天通知吗?

离职或辞退需要提前30天通知吗?

2021-04-29

红海云

对于离职或辞退,我们都知道需要提前三十天进行沟通,但是,到底哪些情况需要提前30日通知对方?

尤其最近跳槽旺季,小汇发现很多人对这一问题搞不太清楚,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避免陷入误区,特对下列相应问题进行逐一解析,并对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也一并分析,大家都来看看吧~~

640.webp.jpg

1

误区一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离职,应当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注意提前通知的时间只要3天即可,而不是30天。

法律赋予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有着较为自由的就业选择权,便于对用人单位进行考察是否合适。

劳动者一旦认为用人单位的工作条件或工作内容等不适合本人,只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另外这个“通知”,并没有要求书面形式,口头通知也是完全可以的。劳动者主动离职,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2

误区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辞退劳动者,只要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即可。

解析: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能否辞退劳动者,不是履行提前通知的时间作为辞退条件,而是需要法定的辞退理由。

《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不符合用人单位的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对提前通知时间无法定要求,只要能够证明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就行。用人单位需要对此承担充分的举证义务。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因不符合录用条件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640.webp (1).jpg

3

误区三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6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只要是在平等自愿基础上作出同意的真实意思表示,双方就可以立即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无需事先提前通知。

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是n(n是指工作年限,每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的经济补偿金,下同),而不是n+1。

4

误区四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再续签合同的,需要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方可终止劳动合同。

解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之一。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续签劳动合同,无需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

用人单位没有提前通知的法定义务。当然,在用工过程中,用人单位在合同期满前最好提前一定的时间段告知劳动者,这样便于劳动者做好重新就业的时间准备,而不至于太突然而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

另外,如果劳动合同中对终止劳动合同有提前通知时间上的明确约定的,则需要按照约定执行。

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不续签劳动合同,需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标准为n,不是n+1。

640.webp (2)_副本.jpg

5

误区五

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需要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1款第2项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未履行法定义务,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并不需要提前30天通知。

但是,实践中未及时足额劳动报酬的情形原因各有不同,有主观故意,也有计算出现争议等问题。如果用人单位不存在主观故意拖欠或克扣的情形,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一般难以获得裁审机构的支持。

因此,凡出现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最好事先告知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在合理时间内补足或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责令其限期改正。

如用人单位未能给出合理解释或拒不改正的,则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标准为n,并不是n+1。

6

误区六

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或者额外支付职工一个月工资后,就可以实施裁员辞退。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企业出现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等情形,裁减人数在20人以上或者不满20人但占总人数1/10以上的,用人单位需要提前30天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

“提前30天说明情况并听取意见”是法定程序,用人单位不得以向劳动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进行替代。

用人单位听取工会和职工意见后,裁减方案还需要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报告,方可实施经济性裁员。注意,报告虽然不是批准,但也不仅仅是备案而已。

劳动行政部门收到企业的裁减方案后,如发现改方案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内容的,同样会责令企业进行纠正。因此,该报告行为在性质上与“批准”相当。

用人单位实施经济性裁员,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还是n,而非n+1。

640.webp (3).jpg

7

误区七

劳动者有严重违纪或严重失职造成用人单位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解析: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劳动者存有严重违纪,或严重失职造成用人单位重大损害等过失性情形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该解除行为是即时性的,无需提前30天。

由于该解除合同行为是由于劳动者的过错所导致,故用人单位无需向劳动者支付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8

误区八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而没有订立的,用人单位提出终止劳动关系,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即可。

解析:《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

该规定对用人单位的书面通知行为是否需要提前多少时间并没有作出强制性要求。

在用工之日起的一个月内,用人单位只要书面通知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未能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的,用人单位就可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不需要提前30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用工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6条规定:用人单位除了需要支付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外,还需要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但在实践中,用人单位往往会忽略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这一法定义务而直接终止劳动关系,这是典型的违法终止行为。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用人单位除了要支付两倍工资外,还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劳动者拒绝订立合同的,用人单位则需要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即可,也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义务。

此时,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如果用人单位没有通知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径行终止劳动关系的,则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违法终止的赔偿金。

640.webp (4).jpg

9

误区九

用人单位辞退无过失性劳动者的,应当提前30天书面通知劳动者。

解析:《劳动合同法》第40条规定了劳动者患病、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这3种情形,劳动者虽无过失性,但用人单位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并不是必须事先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提前30天通知的,则可以选择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替代,即为“代通金”。

选择提前30天通知解除或支付一个月“代通金”,选择权在用人单位而非劳动者。

当用人单位选择提前30天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为n;当用人单位选择支付“代通金”的,解除劳动合同所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标准为n+1(1为代通金)。

除此3种无过失性解除情形之外,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用人单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的,不存在支付n+1的情形。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HR知识汇

(HR知识汇:人力资源知识平台,致力于为HR提供新鲜资讯、丰富干货、温暖交流,由红海云出品,助力HR成长提升。)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生育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有那么严重吗?离职员工私占工作微信号竟被判赔12万 2025-03-31
    一起因员工离职私占工作微信号引发的商业秘密纠纷案引发关注。法院最终判决涉事员工返还微信号并赔偿12万元,为什么呢?不就是将工作微信据为己有嘛,有那么严重吗?!
  • 4招“留人心经” 教你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 2023-12-08
    在当今激烈的人才市场中,降低员工离职率已成为许多企业亟需解决的难题。毕竟,招聘与培训新员工的成本甚高,而保留并激励现有员工则是一个更经济、更有效的方法。那么,企业应该如何降低员工离职率留住人才呢?
  • 2023版离职经济补偿金一览表 2023-09-12
    按照法律规定,符合法律条件的员工离职,用人单位应当给付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金,离职补偿金如何计算?
  • 企业不及时给员工开离职证明有法律风险吗? 2024-08-09
    未及时开具离职证明是一个在劳动关系中时常被忽视的重要问题。尽管这可能看似一个微不足道的工作流程失误,但其引发的法律风险并不小,可能涉及较大数目的赔偿。看看下面的案例就知道了。
  • 辞退、开除、劝退,到底有什么区别? 2023-07-04
    ​劳动关系中存在很多的问题,其实都是两个主体之间的问题,有的小伙伴会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疑惑。那么辞退、开除、劝退,到底有什么区别?
  • 离职了,还能拿到上一年的年终奖吗? 2024-12-25
    2021年3月,夏某入职某电子公司担任技术研发岗位,双方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虽然合同对工资、福利等事项进行了约定,但对年终奖的发放未涉及。入职后,夏某凭借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勤奋工作,为公司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2024年1月,因家庭原因,夏某提出离职申请。在办理离职手续时,夏某要求公司支付每年3月份左右发放的年终奖,公司则以《员工手册》的规定拒绝支付。夏某对此感到困惑,表示从未见过或听说这个规定,且公司未曾公示或传达。公司则认为这一制度在夏某入职前已制定并在公司内部网站上公布,夏
  • 离职导致社保断缴1个月有什么影响? 2023-02-02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很能明白跳槽导致社保断缴1个月有什么影响?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 离职退微信群,道别话语怎么说? 2021-04-22
    离职退微信群还真不是一件小事,它体现了一个成熟职场人的素质和情商。那么离职退微信群,道别话语怎么说才能让自己优雅的离场又能给同事留下好印象呢?

推荐阅读

  • 23岁交社保和33岁才开始交社保,结果有什么区别吗? 2023-02-09
    对于社保的缴纳,有幸的人,进到正规单位工作,23岁就可以开始交社保,但是很多人只能进到小私营企业或者工厂工作,公司不给交,自己交又觉得贵,等到开始交社保,人已步入中年。那么23岁交社保和33岁才开始交社保,结果有什么区别吗?
  • 迟到一次扣一千公司负责人道歉:迟到罚款合法吗? 2022-01-18
    近日,安徽合肥子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小程离职时结算当月工资,因3次迟到,公司规定每次罚款1000元。究竟迟到罚款合法吗?
  • 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者与就职企业到底是什么关系? 2024-03-20
    达到退休年龄但是仍然在各种企业工作的人其实是很多,特别是农村。不过,一般会采用退休人员的企业一般都是小企业,比如一些餐饮店。那么,这种特殊的劳动者与就职企业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 沃尔玛激励员工手段更有激情吗?HR你觉得呢? 2022-05-17
    不同于万豪国际酒店激励员工的单一模式,沃尔玛采取的是薪酬激励与尊重员工相结合的激励方法来促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由此来提升幸福感,为企业努力奋斗。所以我们将从更深层的角度来了解这两种激励方法究竟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
  • 企业取消大小周降基本工资违法吗? 2021-12-03
    2021年8月31日,是字节跳动取消“大小周”后的首个发薪日。拿到工资的员工们集体炸开了锅——工资降了!究竟企业取消大小周降基本工资违法吗?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 2022-02-23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到底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公布了吗?
  •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 2021-09-30
    9月7日,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工作的通知》,医保跨省可以报销吗?
  • 企业自主研发的薪酬管理系统有缺点吗? 2022-01-04
    众所周知,薪酬管理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应对各类薪酬管理业务,实现更好地汇总薪酬数据进行薪酬核算,同时还能针对各项薪酬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从而降低相应的管理成本和人才成本。不过,由于当前薪酬管理系统在市场上的开发已经较为成熟,因此这类系统的价格也会相对较高。而这对于部分企业来讲,可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所以他们萌生了自主研发薪酬管理系统的想法。那么,企业自主研发的薪酬管理系统有缺点吗?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