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案例 > 如何看待滴滴出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模型?

如何看待滴滴出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模型?

2022-05-27

红海云

不同于石药集团的“四化”,滴滴出行eHR总监王崇良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模型有着另外一层的理解。

如何看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png

事实上,滴滴出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的四化指线上化、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

1.滴滴出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模型:线上化

线上化——对应人事管理阶段,HR的行政职能是日常办理,如开证明、发工资、办手续。这个阶段企业对IT的要求是要实现人力资源线上化,要能满足基础服务线上处理,关键词是【数清人、发对薪、算总包】。

2.滴滴出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模型:信息化

信息化——1993年六大模块走进中国,信息化随之而来,信息化关键词是【合规、效率】。线上化阶段多是烟囱式设计,信息化阶段人力资源的业务流程(入离升降调、选用育留管),不仅实现了绝大部分模块线上化,还要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全生命周期出发,进行业务流程再造设计与优化,各个模块互联互通,端到端拉通流程与系统,确保业务流程合规,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3.滴滴出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模型:数字化

数字化——伴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提出,三支柱模型开启了新型人力资源,加上AI大数据应用门槛的降低,为通过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数据化重塑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可能。这个阶段企业对IT的要求是实现人力资源的数字化(DHR)转型,关键词是【效能、体验】。

随着大数据、AIoT时代的到来,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企业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要利用数字化技术,重塑人力资源业务流程,敏捷创新,构建一个全感知、全链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数字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预警,辅助决策,助力人力资源转型,加速业务发展。数字化阶段的特点是移动化、平台化、智能化、大数据,目的是提高整体用户体验、全面提升组织效能。

4.滴滴出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四化”模型:智慧化

智慧化——2016年戴维尤里奇提出9大维度的新人力资源模型,正式揭开智慧HR的面纱。智慧HR是信息化、数字化的高级目标,关键词是【智库】,大数据与AI的应用已经到了“面体”的阶段,可以使入离升降调、选用育留管各个环节具备灵敏感知功能、自适应学习能力、预测判断功能,同时将各场景下的管理实践通过“神经网络”输送到中央大脑,并给出行动建议的能力,最终形成智库,辅助判断,支持决策。业务产生数据,数据驱动业务,不断迭代上升发展。本阶段的特征是:网状组织、特殊物种,目的是建立生态型组织,并可持续支持企业多条曲线良性循环发展。

那无论是哪种“四化”,其主要目的都是通过新技术驱动人力资源业务快速向前发展,从而带来整个公司业绩的提升和可持续发展。

 小图标.jpg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HCM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PaaS平台、Open 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HCM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互联网、地产、金融、医药、教育,汽车、物流、新零售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进口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不适合中国企业!为啥? 2017-04-07
    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更先进,功能更多,更新潮,毕竟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是从国外发展开来的,然而,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真不能信“洋”的,为什么呢?因为国外的东西虽好,但你绝对用不好!
  • 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6大技术要求 2017-04-06
    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技术上有较多的要求,主要包括协同办公;协同档案管理;人机协调;数据信息自动匹配,辅助业务决策;数据的输入与输出;数据保护。
  • 保利物业为什么要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 2022-05-26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于劳动密集型物企而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不少物企包括保利物业在内,他们意识到问题后,纷纷开始通过信息化手段,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继而让HR从复杂、繁重、无序的手工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以此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那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的企业需要进行信息化呢?我们以保利物业为例来进行探讨。
  • e-HR的软肋 2017-03-01
    所谓e-HR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运用信息化平台整合招聘、选拔、培训、绩效和薪酬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便捷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目前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软件的最大软肋是:软件开发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脱节。
  •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选择eHR 2017-03-3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的口号喊了多年,而要想尽快实现e化,eHR是企业必须选择的,并且,企业需对eHR软件正确定位、全局规划以及分步实施。
  • 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2020-06-24
    21世纪是全面信息化的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在日益普遍,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了各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工具,帮助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那么,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帮助下,企业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呢?是否全权交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完事了呢?怎样去选择一家适合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厂商呢?上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后又如何有效地利用好系统呢?这些问题普遍困扰过各大企业主。
  •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什么?HR你研究过吗? 2021-10-18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那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是什么?它又包括哪些方面呢?
  • 必读,老板需知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选购三个误区! 2017-03-24
    虽然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软件应用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应用的企业已呈现逐渐增多的趋势。但是,很多企业在选购的时候,往往不自觉就掉入误区。

推荐阅读

  • 湖南一公司团建要求员工自费去寺院为公司祈福:公司团建如... 2022-06-13
    近日,在湖南长沙,有网友爆料称,自己朋友的公司团建竟然要求全体员工在周末前往寺庙虔诚地向佛祖鞠躬礼拜。究竟公司团建如何策划?
  • 企业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 2017-05-09
    企业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传统的手工管理时期,人力资源部门不管是设计工作、组织培训、招聘人员,还是工资发放、档案管理等琐碎的具体工作都必须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低并且容易出错。信息化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操作成本、降低员工流动率、减少通讯费用等,从而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所以,企业应该如何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建设呢?
  • 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如何助力企业进行全自动化管理? 2023-07-18
    绩效考核管理系统如何助力企业进行全自动化管理?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绩效考核不仅是保障企业活力和战略稳定性的关键环节,更是一种必要的管理措施。随着企业的不断成熟,员工可能会出现心理松懈,从而影响生产力。绩效考核系统能够有效地驱动员工,促使他们产出更优质和有价值的工作成果。这个系统不仅能够奖励和认可优秀的员工,还能通过适当的惩罚来警示那些松懈的员工,这完全体现了绩效管理的价值观念,使得工作更具有意义。
  • HR的KPI如何设置才能提升企业竞争力? 2024-09-20
    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的战略目标,HR必须重新定义其角色和责任,尤其是在KPI的管理上。KPI设置得好是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那HR的KPI应该如何设置呢?
  • 企业如何高效利用排班管理系统? 2022-03-11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开始使用排班管理系统,但是还是存在部分企业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系统并没有有效的缩减员工的迟到率以及旷工率,所以他们会认为这种系统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价值与作用。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
  • 新联想国际化薪酬管理制度如何设计?HR你懂了吗? 2021-11-03
    2004年12月8日,联想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业务,自此一家中国本土企业如何设计一种兼顾本土和世界市场行情的国际化薪酬管理制度就一直备受关注。那么,新联想国际化薪酬管理制度如何形成,其推行成功靠的是什么?
  • 马云:员工离职无非两个原因!企业应该如何减少员工离职? 2023-11-13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曾这样说过:“员工离职无非就两个原因,要么工资没给够,要么心里受委屈了。”员工离职,从来就不是重新就招就完了这么简单,员工离职成本其实远比大家想象中的高。那么,作为HR或企业管理层,我们应该如何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努力减少员工的离职率呢?
  • 如何借助eHR人事管理软件高效管理制造业企业? 2023-08-28
    如何借助eHR人事管理软件高效管理制造业企业?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制造业企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管理人力资源,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升员工能力,成为了业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