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政策资讯 > 2023年产假工资发放标准是什么?官方发文明确

2023年产假工资发放标准是什么?官方发文明确

2023-02-01

红海云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规定:女职工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自2022年起,全国各省市都在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很多省市都延长了产假、陪产假。

大家都知道,在女职工产假期间工资可以通过生育津贴的形式进行报销,但:

· 各省市奖励的产假能否由生育津贴支付呢?

· 延长的产假天数应该怎么发放工资?可以不发吗?

· 女员工提前结束产假上班,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近期,一省市发文明确了奖励产假期间的工资发放问题,赶紧跟小编一起看看~

1

广东省发文明确

最新版产假工资这样发!

1月11日,广东省人社厅、广东省卫健委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相关假期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对育儿假和护理假请休规则、假期待遇做了具体规定。

政策原文:

http://hrss.gd.gov.cn/zwgk/xxgkml/bmwj/gfxwj/content/post_4082488.html

《通知》中的这几个重点需要抓住:

一、明确产假、陪产假等相关假期工资发放问题

通知中明确根据《计生条例》规定的女方八十日奖励假和男方十五日陪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照《计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执行。

小编拓展:

《广东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为: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广东省工资支付条例》第十九条为:

劳动者依法享受法定休假日、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产假、看护假、计划生育假等假期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正常劳动并支付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

再来结合广东省人民政府2022年12月修订的《广东省职工生育保险规定》第十六条规定:

职工享受生育津贴的假期天数,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顺产的,计98天;难产的,增加30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

(二)女职工终止妊娠享受产假:怀孕未满4个月终止妊娠的,根据医疗机构的意见,计15天至30天;怀孕4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终止妊娠的,计42天;怀孕满7个月终止妊娠的,计75天。

(三)职工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取出宫内节育器的,计1天;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计2天;施行输卵管结扎的,计21天;施行输精管结扎的,计7天;施行输卵管或者输精管复通手术的,计14天。

同时存在两种以上计划生育手术情形,或者同时存在生育和计划生育手术情形的,合并计算享受生育津贴的假期天数。

所以根据以上条例不难知道,根据最新版的《广东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广东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不能通过生育报销的形式进行报销,需要用人单位承担。

同时产假与陪产假期间,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二、明确育儿假、护理假待遇享受标准

同时条例中也明确了育儿假与独生子女护理假的待遇享受标准:

1、育儿假、护理假不可叠加享受

育儿假

如有两个以上子女同时在3周岁以内,父母双方每年均只能享受十日的育儿假,直至最小的子女满3周岁。

⚠️在同一计算年度内,育儿假可以拆分请休,原则上不超过2次。

护理假

在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期间,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本省户籍夫妻或一方为本省户籍的夫妻,一方年满六十周岁的,其子女即可享受护理假,每年五日;患病住院治疗(应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住院证明等材料)的,其子女每年可享受累计不超过十五日的护理假。

护理假不可叠加,父母双方均满六十周岁,子女每年也只可享受五日的护理假;患病住院治疗的,每年累计也不超过十五日。

2、育儿假、护理假不计入年假假期

《通知》明确,《计生条例》规定的相关假期不计入职工带薪年休假假期。

2

奖励产假期间的产假工资

应该如何支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九条规定: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各省可以依据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现目前各省市的奖励产假已经基本确定,并在各省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中都有明确规定: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那么,问题来了,关于这个延长产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发放的标准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几个案例来具体看一下:

1、郭某与某公司生育保险待遇纠纷案:经审理查明,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郭某月平均工资为3250元。

处理结果:裁决某公司向郭某支付2017年5月30日至7月28日的产假工资6500元。

2、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鲁04民终1745号案件当中认为:根据《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之规定:“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故太极龙公司应向张某补发2020年11月至2020年12月休产假期间的工资4400元。

其中补发的产假工资按照2020年2月26日张某与太极龙公司签订《开收入证明协议书》,确定张某月工资2200元。

3、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2021)鲁01民终9773号案件认为:关于60天的产假工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七条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山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符合法律和本条例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六十日,并给予男方护理假七日。增加的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福利待遇不变。”

张某某已经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月领取了113天(98天+15天)的生育津贴,但是没有领取增加的60天产假的工资,因此,国晟中融宝公司济南分公司应当按照上述规定,支付张某某60天的产假工资13332元(6666元×2个月)。

另查明,张某某产假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6666元/月,其2021年1月之前的社会保险费由国晟中融宝公司济南分公司缴纳,2021年1月的社会保险费由绿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缴纳,2021年2月恢复由国晟中融宝公司济南分公司缴纳。

根据以上案例不难看出,延长产假,视为出勤,工资照发,发放的标准是基本上是以月平均工资为准。

根据广东省实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第十三条第二款也对这一问题又了明确规定了:

前款所称女职工原工资标准,是指女职工依法享受产假或者计划生育手术假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

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按照女职工应得的全部劳动报酬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低于女职工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按照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标准计算。

女职工享受假期前在用人单位工作未满12个月的,按照其实际参加工作的月份数计算。

所以女职工延长产假期间的工资发放标准应以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为准。

3

女职工可以提前结束产假吗?

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吗?

经常有公司的女职工基于各种原因例如爱岗敬业、家庭经济困难等产假期间想提前上班,例如公司的产假时间为160天,有女职工向公司提出希望只休110天,提前50天上班。

提前上班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呢?

为保障劳动者休息休假权利,劳动法上不提倡劳动者产假期间主动要求提前上班,但并无禁止性规定,员工主动放弃休假权利不违法。在裁判文书网很多类似司法案例,都没有认定产假期间提前上班违法。

女职工主动向公司提交申请书即可,公司批准即可。申请书可参考如下表述:

申请书

致:________公司

本人________(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在___部门____岗位工作/担任_______职务,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起开始休产假,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本人产假期至____年____月____日届满。现本人已休产假____天,身体状况已完全恢复,能够正常从事岗位工作,因个人原因申请提前结束产假,于____年____月____日返岗工作。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申请人:____年____月____日

那女员工提前上班,企业需不需要支付双倍工资呢?

产假期间工作,不可以享受双倍工资。

相关司法判决:

(苏素云与某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劳动争议二审民事判决书;

日期:2015-06-18;法院: 福建省厦门市中级人民法院;

案号:(2015)厦民终字第1422、1425号)

一审法院认为:

未休产假三倍工资差额。公司已为苏素云缴交了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苏素云生育小孩,在法定产假期间,依法可以享受生育津贴。

苏素云产假上班期间公司也已支付了工资。苏素云主张未休产假双倍工资差额,没有法律依据,不予支持。

二审法院(厦门中院)认为:

公司已为苏素云缴交生育保险,苏素云法定产假期间可依法享受生育津贴,苏素云产假上班期间公司也已支付了工资。

现苏素云主张未休产假双倍工资差额缺乏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

如果用人单位强令女职工产假期间提前结束产假上班,属于违法行为,女职工有权拒绝。

(关注公众号“国有企业HR数字化研究”,汇聚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干货)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女员工的产假可以提前或者延后休吗? 2024-12-12
    女员工最大的福利就是产假了,而且,这份福利也越来越好了,近几年,无论哪个城市,产假天数都是有增无减。女员工休产假是权利,那么,员工本身能够决定什么时候去享受这份福利吗?比如说,产假能够提前休或者延后休。
  • 女员工流产有产假吗?HR看看律师怎么解读的 2021-11-26
    女员工流产有产假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也需要分具体的情况。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对产假政策一知半解,所以企业经常做出错误的决策。那么,为了让HR更好地了解这个话题,将以下面的案例进行话题的阐述:
  • 产假工资的三个误区,HR你犯过吗? 2021-06-24
    对于资深HR而言,产假工资的相关知识对他们来说已经是滚瓜烂熟,因此他们很少陷入该知识点的误区当中。但是对于刚入行、转行到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HR来讲,由于法律条规并未熟记于心,而且劳动关系事务处理相对较少,这时就很容易在实际操作中陷入误区。为此,今天总结了几个关于产假工资的误区,让HR可以谨记于心,避免做出错误的行为。
  • 生育津贴怎么算?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可以同时领吗? 2023-06-20
    ​近期,为鼓励生育,国家和各省市陆续出台了生育补贴等相关政策。如多地发放育儿补贴,延长产假、婚假等措施。那么生育津贴怎么算?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可以同时领吗?
  • 产假最长是多少天?HR你知道吗? 2021-06-29
    由于国情不同,因此各国的产假时间也有所不同。那么,各国产假最长的是多少呢?今天就带领HR了解一下除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之外的其它国家产假信息。
  • 产假后可享受当年年休假吗?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为HR解读 2021-11-24
    对于产假,永远有说不完的纠纷,那么,有纠纷就会有相应的案例存在。所以,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了解“产假后可享受当年年休假吗”这个问题。同时看看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的回答又是怎么样的?
  • 产假待遇有哪些?HR干货 2021-06-25
    众所周知,产假是企业女性职工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同时它也是HR们在人力资源管理生涯中需要常常处理的事情。那对于产假的相关待遇,不知道HR你是否有了解清楚呢? 其实,产假待遇包含的内容也不少,下面将进行详细列举:
  • 产假那些事,HR你了解得全面吗? 2021-06-30
    众所周知,产假是职场准妈妈最关系的事情,当然,也是HR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需要去认真处理的重要环节。那么,本文梳理了比较常见的产假问题,并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解答,方便HR以及职场准妈妈们进行了解。

推荐阅读

  • 员工离职未完成工作交接,可否扣押工资? 2024-12-30
    有的时候,员工离职会非常着急,这一秒提出离职,下一秒就要走,特别是一些找好下家急着要去入职的。这样情况下离职的员工根本没打算做工作交接,那么,对于未完成工作交接的员工,是否可以扣押他当月的工资呢?请看下面的案例!
  • 精细化工资管理:如何巧妙应对复杂计件工资? 2024-01-15
    如何巧妙应对复杂计件工资?在当今的生产型企业中,高效的薪酬管理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要求,更是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关键所在。尤其是制造业和工厂企业,其中的薪酬体系往往采用“算工时”与“计件”两种方式。
  • 公司账户被法院冻结,可以不发员工工资吗? 2024-05-27
    如果说公司因为债务或者债权问题导致公司银行账户被冻结,就没办法用公司账户给员工发工资了,那么,公司账户冻结期间,员工工资可以不发吗?
  • 员工仲裁要求加班工资,有这5个证据,公司已经输了 2023-08-08
    ​加班已经成为了职场人的常态,但员工仲裁要求加班工资,有这5个证据,公司已经输了。
  • 工资计算8大常见错误盘点! 2024-11-08
    工资计算错误其实很好检查的,无非就是下面8大常见错误罢了!都有哪些容易犯的错呢?看看吧!
  • 企业用私户发工资算不算偷税? 2024-06-21
    一般来说,给员工发工资都是用企业的对公账户去发,但是,有的企业会用私户去发工资,早前就有蜜雪冰城股东用私户给员工发奖金被税局稽查,最终补缴个税近800万的新闻,可见,私户发工资是具有很大风险的。那么,企业私户给员工发工资算不算偷税呢?
  • 2023年工资发放时间法律规定是什么? 2023-06-02
    ​劳动法规定公司需要按月支付工资,一旦工资发放日期不合法,公司将会面临巨额赔偿!那么2023年工资发放时间法律规定是什么?
  • 别只会发工资!巧妙的薪酬结构设计让工资发得更有价值 2024-07-19
    据悉,如果涨10%的工资,员工是不会满意的,而如果是涨20%的工资,员工也只会高兴一周左右。所以,不要只会给员工发工资涨工资,对员工的激励效果真的不大,然而,巧妙地薪酬结构设计却能让工资发得更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