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案例 > 员工入职即怀孕,频繁请病假,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员工入职即怀孕,频繁请病假,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2023-06-13

红海云

对于三期女员工的管理,一直都是很多企业的难点。

今天,小编罗列了两个比较常见的三期女工管理案例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女员工入职就怀孕,频繁请病假,企业能否辞退?

女员工休了产假还能再休年假吗?

如果你觉得有用可以转发收藏起来。

1

女员工入职就怀孕,频繁请病假

企业能否辞退?

一、案情介绍

2015年9月24日,某公司向小胡(化名)发送《聘用函》,写明小胡正式上班日期为2015年10月8日,岗位为人事经理,试用期工资为16000元的80%,劳动合同期限为三年,试用期为3个月。

10月9日,小胡正式入职,开始记录考勤。

10月13日,小胡请病假一天。

10月21日,小胡请病假一天,医院诊断为“宫内孕6周”。

10月26日,小胡请病假一天。

11月4日,小胡请病假一天。

11月6日至11月16日,小胡因孕期反应再请病假。

小胡还要求病假结束后继续调理休息两周。

11月16日,公司向小胡送达《不予录用通知》,同日,公司支付小胡工资2867.88元。

小胡认为公司违法解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恢复劳动关系,补发工资等。

仲裁委作出裁决:

自2015年11月16日起恢复双方劳动关系;

公司于裁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小胡10月工资差额10885元;

驳回小胡的其他申请请求。

公司同意裁决第二、三项,不服第一项,起诉至一审法院。

二、法院判决

一审判决

一审法院认为,劳动者、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现公司以小胡在试用期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作出不予录用通知,理由正当,法院予以支持。现公司同意裁决结果第二项,法院不持异议。

综上,一审法院判决:

公司于判决生效后7日内支付小胡2015年10月工资差额10855元;

公司无需恢复履行与小胡的劳动关系。

小胡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判决

劳动者是否具备向用人单位提供正常劳动的能力,是双方能否履行劳动关系的基本前提,也是用人单位决定是否录用该劳动者的条件之一,即在试用期内劳动者被证明不具备该项能力的,用人单位有权作出解除劳动关系的决定。

本案中依据小胡的身体状况其显然无法向公司提供正常劳动,故公司在试用期内向小胡发出不予录用的通知具有法律依据。

一审法院认定公司无需恢复履行与小胡的劳动关系并无不当,本院对此应予维持。小胡的上诉请求不能成立,应予驳回。

综上,二审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小胡仍不服,向高院申请再审。

高院裁定

一、二审判决并无不当,小胡的再审申请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高院裁定如下:驳回小胡的再审申请。

2

女员工休了产假还能再休年假吗?

一、案情简介

孔某为某物流公司员工,于2017年1月入职,月工资标准6000元,双方签订有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

2019年1月,孔某生育一子,并享受产假、哺乳假,当年度未休带薪年休假。

2020年1月,物流公司与孔某终止劳动合同,未支付其2019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某物流公司以孔某已享受产假及哺乳假,不符合享受带薪年休假的条件为由,不同意支付其2019年度未休年休假工资,双方因此发生争议。

二、仲裁请求

要求支付2019年未休5天年休假的工资报酬2758元。

三、处理结果

经仲裁委主持调解,物流公司同意向孔某支付上述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2758元。

四、案例评析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六条规定:

职工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该《实施办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

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本案中,张某虽于2019年依法享受了产假、哺乳假假期,但上述假期依法不应计入年休假假期。某物流公司与张某终止劳动合同时,未按照上述规定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于法相悖。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劳动合同到期与续签,这几类情况HR一定要了解 2023-09-08
    有人入职,就有人劳动合同到期。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劳动合同到期与续签时较多出现的几类常见问题,以及正确的操作秘籍。
  • 江苏苏州发布电子劳动合同争议处理规则:电子劳动合同争议... 2021-12-14
    2021年4月14日,江苏苏州工业园区发布《苏州工业园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电子劳动合同争议处理规则(试行)》,到底电子劳动合同争议处理规则是什么?
  • 公司扫描员工签名到劳动合同上,员工索赔二倍工资,法院判... 2023-10-10
    王小丽于2019年1月2日入职恒常公司,公司制作了与王小丽之间劳动合同书,落款时间为2019年3月30日,期限自2019年4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止,公司制作该劳动合同书时在劳动者签字处使用了王小丽本人签字的电子扫描图片,王小丽本人并未在该劳动合同书上签字。
  • 劳动合同到期多久要续签?倒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2023-06-12
    ​员工劳动合同、员工劳动关系处理在HR小伙伴们的日常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有的单位说“劳动关系自然延续等于续签”,还有单位称“续签是新合同的开始可规定试用期”“倒签劳动合同不违法”。到底劳动合同到期多久要续签?倒签劳动合同违法吗?
  • 劳动合同签署流程要用到哪些软件? 2025-05-23
    随着《电子签名法》的修订和数字化办公的普及,劳动合同签署已从“纸质+盖章”的单一模式,演变为融合智能模板、电子签名、云端存储等技术的全链路数字化解决方案。本文将拆解劳动合同签署流程中的六大核心环节,并解析如何通过专业化工具实现效率跃升与合规保障——尤其是如何借助红海云HR系统这类一体化平台,构建从合同生成到归档的自动化闭环。
  • 劳动合同能自动续期吗? 2024-08-22
    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协议,通常是有明确期限的。当劳动合同的期限届满时,双方可以选择主动续签合同,也可以选择终止合同。这时,许多人可能会产生疑问:劳动合同是否可以自动续期?
  • 劳动者能不能同时跟两家企业签订全日制劳动合同? 2024-02-28
    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有人为了钱一个人打几份工的情节出现,那么,现实中,劳动者能不能同时跟两家企业签订全日制的劳动合同呢?
  • 劳动合同常见问题:HR如何巧妙处理加班费? 2024-03-01
    随着劳动市场的发展和法律意识的提升,企业在处理员工加班费问题时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合理制定加班费政策,既保障员工权益又满足企业运营需要,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大课题。

推荐阅读

  • 那些员工签字也不会生效的员工管理条款盘点 2024-09-23
    有的HR认为只要针对员工的行为拟定公司规章制度或者员工手册并得到员工的签字,那么,一旦违规,就能处罚违规的员工。太天真了,有些条款并非员工签字就能生效的。
  • 为什么涨工资反而把员工逼走了? 2024-11-07
    “涨工资”是一种最常见的激励手段,然而,很多HR非常不解:为什么有时候自己给员工涨工资,员工没过多久就辞职走人了。涨工资为什么还把员工逼走了呢?
  • 钉钉完成一轮人事调整:怎么给员工调岗? 2022-03-30
    钉钉于近日完成一轮人事调整,前联通运营商高管、阿里云IoT总经理库伟已出任钉钉COO。究竟怎么给员工调岗?
  • 黄仁勋称中国员工离职率全球最低?如何将离职率控制到极限? 2025-01-20
    前不久,英伟达举办了一场在北京的迎新年会上,创始人兼CEO黄仁勋提到了一组令人惊叹的数据:英伟达中国团队每年的离职率仅为0.9%,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数据不仅揭示了英伟达对员工的吸引力,更彰显了其在人才管理上的高超智慧。
  • 开课吧回应停缴员工社保:员工社保如何办理? 2022-07-04
    6月29日,有开课吧员工告诉媒体,开课吧不仅拖欠数千名员工数月工资,而且最近公司在未告知员工的情况下,悄悄“断缴”了在职和部分刚离职员工5月份的社保。究竟员工社保如何办理?
  • 阿里或成全国首个灵活办公企业:对于员工在家办公的建议有... 2022-01-25
    近日,有认证为阿里员工的ID发言称阿里考虑允许员工可在家或就近办公,那么对于员工在家办公的建议有哪些?
  • 什么叫员工工时分析? 2025-08-19
    在制造业、互联网等多元行业中,员工工时分析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环节。红海云长期关注企业工时管理实践,发现传统的工时统计往往忽视了时间分配的细节,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与成本控制面临挑战。员工工时分析不仅是对工作时长的机械统计,更是在实际业务场景下,通过系统化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挖掘影响生产效率的深层次原因。现如今,越来越多企业采用数字化工时管理工具,结合岗位特性、加班规则与实际产能,推动工时分析从基础考勤向精细化管理升级。本文将围绕企业工时分析的核心定义、方法与落地路径,结合典型场景和真实案例,为HR与管理
  • 2022最新版: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一览表 2022-09-28
    哪些情况要给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哪些情况下可以不用支付,这些都是事关员工和企业利益的事情。今天就给大家带来2022最新版员工离职经济补偿金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