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案例 > 员工离职后,公司忘记停社保,可以要求员工返还社保费吗?

员工离职后,公司忘记停社保,可以要求员工返还社保费吗?

2023-07-11

红海云

公司忘记停社保,可以要求员工返还社保费吗?

在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务中,一般操作是员工入职即参保、离职即停保,确保双方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处于正常参保状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

然而,员工离职后如果用人单位忘了停保,一直为员工缴纳社保费,这笔“冤枉账”应该算到谁的头上呢?

1

案例

王某于2011年11月入职某公司,入职后公司为王某参加了社会保险。

2012年9月,王某因为生孩子向公司提出辞职,并于月底离职。王某离职后,公司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停缴手续。

2016年3月,当地社保部门通知该公司缴清所欠社保费50000余元。4月13日,公司缴清了该笔社保费,其中包含了王某2012年10月至2016年4月社保费42000余元。

随后,公司诉至法院,主张王某返还其离职后公司所为其缴纳的社保费42000余元。

公司诉称,王某离职之后未再提供劳动,双方劳动关系解除,公司没有为其缴纳社保的法定义务,王某因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使公司遭受损失,王某应向公司返还该不当得利。

王某辩称,其离职后并未要求公司继续为其缴纳社保,为离职员工停保是公司的义务,与其本人无关,其愿意配合公司前往社保部门办理退缴手续,但拒绝还返该社保费用。

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王某离职后公司未及时办理停保手续,虽系公司自身管理问题所致,但公司损失属于给付不当,根据法律规定,王某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公司有权请求王某返还不当利益。

一审判决王某向公司酌情返还所缴社保费37000余元。

王某不服,上诉至二审法院。

二审法院认为,王某名下虽取得了该笔社保费,并不属于王某所有,王某不能随意处分,客观上尚未实际取得诉争的保险利益,其要享受该保险利益,必须满足一定条件,而这些条件现在尚未成就,故公司主张王某构成不当得利,依据不足,也显失公平,公司可等条件成就后,王某实际上取得了该保险利益,再另行主张返还。

二审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王某无需返还该笔保险费。

案号:合肥中院(2018)皖01民终5870号

2

评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员工离职后由于用人单位忘记停缴社保而导致单位损失,可否主张员工返还?

实务中存在不同观点。

第一观点认为无需返还

员工所得利益并不属于不当得利,该利益并不由员工自由支配,既不可取现也不可消费,更不可换取其他可得利益,若返还,则有失公平。

第二种观点认为应当返还

该利益构成不当得利,员工是实际受益者,该利益是单位不当给付的损失。

第三种观点认为员工因社保收益后可主张返还

该利益虽为员工所得,但其受益是有条件的,条件未成就时,员工客观上未受益,用人单位可等条件成就时再主张返还。

第四种观点则认为公司可主张社保退费

公司可以向社保部门提起行政诉讼主张退还误缴的社保费。

这里笔者赞成第三种方法,分析原因:

其一,关于不当得利的法律规制

民法理论认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

其成立要件有四个:一方取得财产利益,一方受到财产损失,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具有因果关系,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四个条件必须全部成就,不当得利方可成立。

不当得利成立的,受损失一方可主张受益一方返还该利益。

《民法总则》第122条规定,“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即将于明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第985条也作了类似规定,并在第986条至第988条进一步做了更加细化的规定。

其二,对“取得财产利益”的认定

一般认为,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指的是一方在无过错的情况下取得他人财物,使自己的财产增加,不受年龄、性别、智力等影响,得到利益不受环境制约,获得财产不受时间限制。

判断受益人是否受有财产利益,一般以其拥有的财产或利益和如无与他人之间发生利益变动所应有的财产或利益总额相比较来确定。

凡是财产状况或利益较以前增加,或者应减少而未减少,为受有利益;既有得利又有损失的,损益抵销后剩余有利益的,也为受有利益。受益人取得该利益后,通常能够对该利益进行占有、控制、管理,否则则不宜认定为不当得利。

本案中,王某虽然名义上取得了公司缴纳的社会保险利益,但客观上王某对该利益并未实际占有,也无法对该利益进行支配和控制,并不符合取得财产利益的本质特征,属于未成就的不当得利,待条件成就时,公司方可主张返还。

二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正确。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员工食堂用餐误吞鱼刺受伤,算工伤吗? 2025-03-13
    员工在公司食堂用餐时因误食鱼刺受伤,是否属于工伤?这起案件引发了对工伤认定标准的深入讨论。
  • 安永49名员工CPA作弊被罚1亿美元: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素质? 2022-06-29
    6月28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数十名安永审计人员在美国注册会计师道德部分考试中作弊,安永方面接受指控,并同意支付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6.7亿左右)来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究竟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素质?
  • 降本增效,段位高的企业不辞退员工 2024-11-22
    说到降本增效,无论是HR还是企业老板,首先想到的就是辞退一批员工,以此减少人力成本。裁员,是最差劲的降本增效,段位高的企业降本增效绝对不会轻易辞退员工。那他们都是怎么做的呢?
  • 好用的国际员工自助服务系统品牌与功能全面解析 2025-05-09
    聚焦国际主流员工自助服务系统,详细分析Workday、SAP SuccessFactors、Oracle HCM Cloud等品牌的核心功能与应用优势,帮助企业选择合适的员工自助服务系统。
  • 马斯克威胁解雇政府员工,被指违反法律规定 2025-02-25
    近日,美国联邦政府内部因一封要求员工提交“周报”的电子邮件引发争议。政府效率部负责人埃隆·马斯克以解雇为威胁的行为被指涉嫌违法,多个政府部门及工会已对此提出质疑,并建议员工暂缓回应相关邮件。
  • 猿辅导员工猝死引争议 “工作致死”算工伤吗? 2025-04-25
    近日,知名在线教育机构猿辅导武汉公司员工猝死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悲剧再次将职场过劳问题推向风口浪尖,也让工伤认定程序成为公众讨论焦点。
  • 认定员工不胜任,HR需要提供哪些证据支持? 2024-11-26
    “员工不胜任工作”这个概念不仅仅是一个法律术语,更是企业在管理中需要面对的实际问题。企业如果要认定员工不胜任工作,那么,企业是需要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的。具体需要哪些证据呢?
  • 数字化时代,技术如何重塑员工参与? 2024-12-26
    在技术进步的强力推动下,工作场所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发生变革。从员工参与到任务管理,各种新的工具、平台和流程正在重新定义企业的方方面面,极大地改变了企业如何吸引、留住和聘用人才的方式。如今,现代工作场所不仅仅是设立一个办公室或实施远程工作,而是要创建一个能够增强员工能力、鼓励成长和培养目标的生态系统。

推荐阅读

  • 员工离职时,怎样让员工心甘情愿讲真话? 2024-04-15
    对于HR来说,让离职的员工说出真实的离职原因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改善企业管理,规避法律风险,甚至还能促使人才回流。但将走之人,往往不愿意跟马上跟自己毫无关系的公司多说废话。所以,HR得想办法撬开员工的嘴。那么,怎样让员工在离职的时候讲真话呢?
  • 离职导致社保断缴1个月有什么影响? 2023-02-02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很能明白跳槽导致社保断缴1个月有什么影响?今天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
  • 离职手续怎么无纸化处理? 2025-05-09
    离职手续怎么无纸化处理?近年来,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离职手续无纸化处理逐渐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常态。传统离职流程依赖大量纸质材料,不仅审批环节繁琐,归档管理也面临高成本和合规风险。随着HR SaaS系统、电子签名、数据安全等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探索“在线化+电子化”方式实现离职手续的全流程无纸化处理。
  • 离职协议里的10个大坑,99%的HR都不知道(附离职协议范本) 2023-08-31
    为协助企业拟定适合本单位的《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小编今天特别就该协议书内容要点进行提示和分析,给大家做参考。
  • 公司离职率高对个人有什么影响吗? 2025-01-20
    如今,在快节奏的职场环境里,「离职率高」这一关键词越来越被求职者、员工及用人单位所关注。尤其对于求职者来说,选择一家离职率高的公司不仅影响职业规划,还潜藏着许多风险。
  • 离职交接管理工具如何分配任务? 2025-09-15
    离职交接管理工具已成为制造业、互联网等行业保障业务连续、降低人力风险的必备利器。红海云观察到,企业在员工离职节点,往往因交接不规范导致“资料丢失”“职责遗漏”等问题。现代化工具通过标准化流程和自动化分配机制,将交接任务精准分派至HR、部门主管、接替人等各方,显著提升交接效率与合规性。本文结合实际场景,梳理离职交接任务分配的逻辑与数字化实践,为企业用工安全和组织韧性提供参考。
  • 员工提完离职就走人,或直接不辞而别,工资可以扣发吗? 2021-04-15
    员工离职时,不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提前30日提出辞职、办理离职交接,而是突然提出辞职,不等交接说走就走,更有甚者,什么也不说就不辞而别。对于这些员工,工资可以扣发吗?
  • 试用期离职提前几天提出申请?企业不让走怎么办? 2024-08-30
    许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可能会因各种原因选择离职,甚至想要在最短的时间里离开,那么,试用期离职需要提前几天提出申请呢?太匆忙的辞职申请,有时候企业会拒绝,那么,遇到企业不让走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