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适配信创生态

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政策资讯 > 2021年上海市生育保险常见问题解答有哪些?HR你懂吗?

2021年上海市生育保险常见问题解答有哪些?HR你懂吗?

2021-03-12

红海云

202011日起,上海市将实现生育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而众所周知的是,生育保险对于维护职工生育保障权益、促进妇女公平就业、保障职业妇女生育期间基本生活和身体健康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那么这项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内的重要政策,对于2021年上海市生育保险来讲,又有哪些常见问题需要HR去了解呢?

2021年上海市生育保险.jpg

1.HR需了解生育保险金能领几次?

在正常缴纳生育保险前提下:

1)顺产和剖宫产(活产)目前政策内可以领两次,若前次生产孩子有重度残疾或夭折有再育名额者可以再次申请。

2)已生育2孩后离异,孩子归男方名下,女方再婚后与现任丈夫无子女,则仍可以领两次生育金。

3)已婚女性未生育或仅生育1孩之后的流产,均可以申领生育金,目前不限次数。

4)未婚女性或已生育过两孩者(与现任丈夫),做流产无法申领生育金。

2.HR需了解生育保险申领待遇有无时间限制?

申领生育保险待遇没有时间限制,也不会因为申请时间不同而核定出不同待遇,所以不用着急去领。特别有些女职工生育、流产当月用人单位为其累计缴纳生育保险费未满12个月或者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未满9个月,可以等待至累计缴费满12个月或者连续缴费满9个月后再申请待遇,这样生育生活津贴可由生育保险基金全额支付。免于再向单位申请先行支付补足待遇。

3.HR需了解生育保险申领是否需要申报平均工资?

生育保险待遇与女职工所在单位的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直接相关,建议在提交待遇申领材料前与单位人事部门确认单位已申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4.HR需了解高薪岗位可补差是否需要申报?

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补贴和生育生活津贴,女职工所在的单位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生育保险基金按照本市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标准计发,差额部分由单位补差。女职工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贴低于本人产假前工资标准的,差额部分由单位补足。

5.HR需了解生育保险中一胎与二胎的区别?

对于符合享受生育保险待遇的上海妈妈们而言,在核算待遇时,生二胎与一胎的规定一样,都是结合本人生产当月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产假+生育假”的天数、本人产假前工资等要素计发的。也就是说一胎与二胎的生育保险待遇没有改变。

6.HR需了解生育保险是否户口限制?

事实上,自201641日起,上海市已将与本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外来从业人员全部纳入了生育保险的覆盖范围,并规定其享受本市生育保险待遇,与本市户籍和原外省市城镇户籍五险人员一致。因此,参保职工申领生育保险待遇不受户籍限制。

最后我们再普及一下关于2021年上海市生育保险的作用,其实,生育保险不仅仅只对职工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于均衡用人单位负担也是有重大意义的。所以位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关键角色的HR们,这些内容你真正掌握了吗?


本文标签:
生育保险政策
生育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HR招聘常用的5种人才测评方法 2024-09-14
    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如何科学地评估和选择合适的人才,是每一个企业HR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才测评工具通过提供客观的评估和量化的数据,帮助HR更好地了解候选人的能力、特质和适应性,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本文将详细介绍五种常用的人才测评方法:MBTI性格类型测试、霍兰德职业性向测试、CPI(加利福尼亚心理调查表)、OPQ(职业性格测评)和DPA(动态人格分析),并探讨它们在招聘中的应用。
  • 企业一定要改用电子劳动合同吗?这类解读适合HR看 2021-12-21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称“人社部”)办公厅发布了《电子劳动合同订立指引》(人社厅发〔2021〕54号)(下称“《指引》”),用于指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规范地订立电子劳动合同,这标志着电子劳动合同的时代正式来临。那么,在这种大浪潮下,企业一定要改用电子劳动合同吗?同时又该如何订立合规的电子劳动合同呢?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决策者,HR不妨听听这类解读。
  • 江门以工代训补贴政策,HR一查便知? 2021-03-18
    为方便企业查询自身是否满足“江门以工代训补贴政策”条件,江门市人社局上线了“企业申领以工代训补贴条件查询功能”。企业领导层可以让HR登录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服务平台,即https://rsfw.jiangmen.cn/,来查询能否享受以工代训补贴。那么,在查询这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 告别繁琐HR事务,HR管理软件带你开启智能管理新时代 2023-09-15
    电子人力资源系统(eHR)作为一种必备的企业管理工具,正以其独特的优势赢得了企业的青睐。一般来说,HR管理软件是一个能够自动处理多达90%以上的人力资源事务性问题的工具,包含六大核心模块,能够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建立规范化的企业管理制度。
  • HR干货|高效团队管理的十种沟通技巧 2024-06-13
    与HR部门进行高效沟通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非常重要。HR作为组织的重要部门,负责员工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关键工作,与员工之间的沟通能力直接关系到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 职位晋升后是否能再次约定试用期?上海人社局有话对HR说 2021-12-08
    试用期,一直是HR在进行员工管理过程中必然要遇到的考题。那么,考题千千万,不知道HR你是否能答对“职位晋升后是否能再次约定试用期”这道题呢?
  • 就业见习补贴政策中,HR知道企业如何申请就业见习基地吗? 2021-05-25
    事实上,在长沙市域内依法办理工商注册或进行法人登记,正常经营3年以上且符合就业见习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都可以向市或区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申请成为高效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由上可见,除了需要符合上面所提到的要求外,企业仍需达到相关的就业见习条件才能进行成为就业见习基地,从而申请到长沙市就业见习补贴这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那么,下面就来看看究竟需要达到哪些条件吧?
  • 杭州以工代训补贴政策,HR需要知道吗? 2021-03-19
    近日,杭州市人力社保局、市财务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企业以工代训补贴工作的通知》(杭人社发〔2020〕94号),以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中的稳就业工作。那么,关于2020年杭州以工代训补贴此项政策,HR需要了解什么关键性信息呢?

推荐阅读

  • 婚假热点案例:婚假未休可否折算成工资?HR看看法院怎么判... 2021-09-03
    相信在处理过很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HR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即员工在职时不申请休婚假,而在离职时却将企业告上法庭,希望公司能把婚假折算成工资给到他们。那么,这种行为是否能得到法院的认可呢?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案例法院都是怎么判的吧。
  •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环境分析如何开展?HR你不妨学习一下 2021-08-31
    众所周知,一个企业的内外环境决定了它的整体竞争战略。也就是说随着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拓展,企业人力资源与企业的其他资源一样,总是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制约和影响,因此,在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方案时,HR必须充分地把握企业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的程度,才能切实保证战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 共享与高效:HRSSC如何改变企业运营? 2023-08-21
    随着企业发展向深度和广度的推进,管理复杂性与日俱增,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在这个背景下,HRSSC(Human Resources Shared Services Center)也随之应运而生。
  •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建议与对策有哪些?HR快来get重点! 2021-10-26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往往是需要企业对其不断进行计划、实践、总结和优化的长期过程,任何一个错误的操作或者负面的影响,都有可能阻碍它的进程。所以,今天将通过一些建议与对策,帮助HR避免更多的错误,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 保胎假属于产假吗?HR看看中国劳动保障报的解读 2021-11-26
    保胎假属于产假吗?相信这不仅是员工们的疑惑,也是HR们会疑惑的事情。所以,为了破解这道难题,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具体说清。
  • 陪产假热门问答,HR你能答对多少? 2021-07-09
    作为一名刚进入人力资源管理行业的HR,你是否在处理人力资源管理事务时,总有这些困扰。在这里我们就以陪产假为例来进行讨论。比如:陪产假是否有规定期限?员工工作未满一年是否能拥有陪产假?企业不给陪产假是否违法?HR对于此类问题,是否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答案了呢?
  •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就是上线eHR系统? 2021-11-08
    在现实中,有一些企业总会觉得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无非就是上线eHR系统,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成功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过程远不是上线一个系统那么简单和容易,背后是正确的信息化理念和适当的实际操作和推广相结合的产物,而这两点恰恰是很多单位在进行信息化初期没有想到的。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中用户方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一下简单的阐述。
  •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渐进过程的三个为什么? 2017-03-01
     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渐进过程的三个为什么?时下,谁若是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好,那可能是“大逆不道”,如果说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那可能会被认为是“不识时务”。但是,纵观最近几年我们所见识的形形色色的信息化项目,面对高失败率,问题似乎回到了最为原始的层面——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化?为什么信息化?什么决定信息化的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