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政策资讯 > 就业见习补贴政策,这些信息HR需要知道?

就业见习补贴政策,这些信息HR需要知道?

2021-05-24

红海云

一般来讲,补贴是指一成员方政府或任何公共机构向某些企业提供的财政捐助以及对价格或收入的支持。所以,有关人力资源管理政策补贴的相关信息,都是需要HR去了解和掌握的,它与企业的运营发展息息相关。那么,今天就围绕宁波市就业见习补贴政策,来聊聊有哪些信息是HR需要知道的?

就业见习补贴.jpg

1.HR需知的宁波市就业见习补贴享受对象和享受条件

1)享受对象。接收毕业2年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甬高校毕业学年学生(含技师学院毕业学年学生)、甬籍1624岁未就业且等级失业青年见习的宁波市就业时间基地。

2)享受条件。签订就业见习协议,按月发放见习生活补助且额度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为见习人员缴纳工伤保险或综合商业保险。

2.HR需知的宁波市就业见习补贴标准和期限

企业每接受1名见习人员,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60%由属地财政给予补贴。为见习人员缴纳综合商业保险的,按没人50元标准享受补贴。

实践基地招用见习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或未就业青年,可补缴见习期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并按企业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部分最低缴费表标准给予补贴。

毕竟2年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期最长不超过12个月,其他人员见习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202011日至1231日期间,剩余期限见习补贴一并给予。对因疫情影响暂停中断见习的,相应顺延见习期限。

3.HR需知的宁波市就业见习补贴经办方式

见习期满3个月后,符合条件对象可登录浙江政务网(http://nb.zjzwfw.gov.cn)申报,或向营业执照住所所在地区县(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报。经审核并公示无异议的,补贴资金在申报次月发放。

4.HR需知的宁波市就业见习补贴所需材料

1)加盖单位公章的《就业见习补贴申报表》;

2)就业见习协议;

3)被招用人员学历证明;

4)见习生活补助发放清单;

5)综合商业保险缴纳凭证(见习期未满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上传劳动合同复印件)。

这里需要注意,因企业变更等原因无法网上申报的还需提供更名变更相关证明材料。

以上就是HR在了解宁波市就业见习补贴这项人力资源管理福利政策需要去掌握的内容了,相信看到这里的HR们也能快速获取此项政策的申请重点了。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生育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江门市就业见习补贴,HR该知道哪些内容? 2021-04-22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江门市人社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江门市进一步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服务企业用工,促进就业稳定。那么,针对这项人力资源管理福利政策,HR该知道哪些内容呢?
  • 陪产假多少天,HR该怎么算工资? 2021-07-06
    目前,劳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并未对陪产假做出明确规定,一般都要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计划生育条例中对陪产假的实际规定。那么,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HR你知道陪产假规定有多少天吗?工资又该怎么算呢?
  • 女职工三期工作很头疼?资深HR助你轻松应对 2021-08-06
    众所周知,女职工三期,就是对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的简称。处于三期内的女职工,因其需要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产前检查、生产、照顾宝宝等工作时常无法出行履职,这时就会给企业造成一定时期内的岗位空缺、工作积压以及效率下降,严重的还会给用人单位的日常经营和用工管理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很多企业都会非常头疼女职工三期所形成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这时解雇或者调岗就成为他们在这种情形下的选择,但我们知道,这种选择根本无法确保行为和结论的合法性。
  • 产假回归后被调岗,HR你觉得合理吗? 2021-06-30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的职场女性开始考虑或实施二胎、三胎计划,不过,由于产假期间或者产假后可能面临企业不公平的待遇,比如产假回归后被调岗,产假回归后被调薪等等,这也让许多职场女性望而却步。所以,作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驰骋多年的你,HR你觉得这些行为合理吗?
  • 病假未批准就休假,算不算旷工?HR听听专家如何解读 2021-07-29
    在HR的人力资源管理生涯中,劳动纠纷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这时如果HR处理恰当,那么可能就不会形成相应的劳动纠纷案件。但现实中其实私下协商和解的并不多,特别是针对各类假期如病假、事假等所产生的劳动纠纷,更是让HR很难做出判断。因此,今天专家对于“病假未批准就休假,算不算旷工”这个话题进行了权威解答。HR可以以此作为参考对象,从而更好地处理病假这类纠纷。
  • 2021年天津市生育保险规定细则有哪些?HR你真的都了解吗? 2021-03-12
    为保障和维护女性职工在生育和实施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根据《天津市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津政办发〔2016〕99号,以下简称《规定》)等相关规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了有效期为5年的天津市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实施细则。那么,2021年这项细则是否发生改变了呢?事实上,2021年天津市生育保险规定细则还是不变,那HR有什么需要再继续关注的呢?这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更大的作用呢?
  • HR进化指南:DeepSeek的10条AI时代实战建议 2025-03-21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HR的角色正经历深刻变革。DeepSeek为HR从业者提供了10条实战建议,帮助他们在AI浪潮中找准定位,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从“事务执行者”到“战略人才顾问”的转型。
  • 腾讯HR信息化管理:“交付”思维 2023-10-30
    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以提升服务效率,增强员工满意度,推动公司更好地发展。腾讯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科技公司,其人力资源信息化的实践不仅率先于行业,而且有独到之处,值得其他企业借鉴。

推荐阅读

  • 病假计算,HR来教你到底用20.83还是21.75? 2021-07-30
    对于职工病假,有一些算薪人员在遇上20.83与21.75这两个数字时,往往容易混淆。那么,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究竟什么时候该用20.83?什么情况又该用21.75呢?今天资深HR将帮大家进行区分。
  • 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相关通知,这些内容HR你看过吗? 2021-06-15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HR除了能为企业做好人力事务工作外,对于国家所发布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信息也要非常了解。那么,HR你知道和了解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这项内容吗?事实上,为做好2019——2021年河南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工作,严格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管理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行动方案和河南省方案,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现就关于进一步明确职业技能提升行动资金使用等信息进行通知。下面我们就以企业的角度来获取这项通知的重要信息:
  • 病假期与医疗期的区别,HR你分辨清楚了吗? HR需要懂! 2021-07-22
    相信在HR的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生涯中,面临最多的事务就是员工的请假了。当然,请假我们分为病假、事假、婚假以及其它假期。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关于病假期与医疗期的区别,看看HR们是否都真的辨别清楚了。
  • 病假六种无效情形,HR你统计过吗? 2021-07-26
    对于病假,企业并不是要无条件答应员工的请求,当然,也不能盲目拒绝。不过,由于每个员工素质不同,所以当员工请病假后,是需要拿出相应病历证明来证实自身的生病情况属实的,这时企业也有权利对员工所提交的证明材料以及请假真假情况进行核实。而众所周知的是,病假这类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般都是由企业中的HR来进行处理的,所以今天给HR普及六种病假的无效情形,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病假的一系列问题。
  • 婚假如何规定?HR送上最全解读 2021-09-09
    众所周知,婚假是国家法律规定员工可以享受的假期,各地的标准也不一样,有些休息周期长有些短。那么,对于婚假这类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来说,HR最开始的疑惑肯定是:婚假如何规定?具体又有包含哪些内容?
  •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哪些问题?HR快来看 2021-10-27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型人事管理模式已不能适用于现阶段的时代发展,这对于事业单位来说是不利的。目前,将信息化融入目前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是较为迫切的,并需利用信息化技术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不同程度的改革。不过,由于事业单位内部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上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也直接阻碍了其快步推进信息化的进程。那么,这些问题究竟是什么?
  • 产假知识清单有什么?HR快来查漏补缺 2021-06-23
    众所周知,产假是针对特殊群体女职工而言的,它是为了保护女职工在怀孕生产及恢复身体期间的合法权利。因此,对于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角色——HR,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女职工产假的规定的。鉴于此,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些产假的知识点,方便HR做一些参考。
  • 2021年天津市生育保险规定细则有哪些?HR你真的都了解吗? 2021-03-12
    为保障和维护女性职工在生育和实施计划生育过程中的合法权益,根据《天津市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津政办发〔2016〕99号,以下简称《规定》)等相关规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制定了有效期为5年的天津市职工生育保险规定实施细则。那么,2021年这项细则是否发生改变了呢?事实上,2021年天津市生育保险规定细则还是不变,那HR有什么需要再继续关注的呢?这些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是否有更大的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