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HR管理知识 > HR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HR如何做好知识管理?

2020-06-09

红海云

人才流失是让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甚至牛人一旦跳槽,公司业务就断崖式下跌。那企业是不是就无计可施呢?当然不是,牛人可以走,但你的知识、经验要留下来。

好的企业在招入“牛人”后,会让他们做三件事:

一是要他们“做”,即做事;

二是要他们“写”,即进行知识的沉淀;

三是要他们“说”,即进行知识的分享。

这样就把知识留存在组织内,赋能更多个体,牛人的流失不再会对企业带来致命伤害。

知识管理,应该是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但国内有完整知识管理体系的企业屈指可数。

一个优秀的HR,要能够牵头搭建整个知识管理体系。其中有5个方面的事情,必须要HR牵头完成。


一、HR不仅要懂业务,还要懂财务、战略

▌第一步:要做知识管理,首先需要搭建在企业商业模式下的整体知识架构。

如果没有这个架构,知识管理就是杂乱无章的拼聚,企业内部也无法用同一套语言沟通,各个部门之间根本协同不起来。但如果HR没有对企业商业模式的深度理解,就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

所以,HR不仅需要“懂生意”,还需要和财务、战略等后台职能部门形成联盟。

举个例子。

某个制造企业为下游提供定制产品,通过项目的形式进行产品设计、生产、交付、服务。HR通过对过去最佳实践进行梳理,将每个项目的成功因素归结为7个,对应了7种组织能力,如客户管理能力、产品研发与管理能力、供应链开发与管理能力等。

经过反复代入过往的项目案例,他们发现这7项能力能够解释几乎所有的项目经营结果。于是,在经过了大量宣贯后(尤其是影响高层),这个框架就成为了该企业组织知识的整体架构,后续的知识扩容、删减、迭代,都会基于这个架构进行。

不仅是对企业内部,一个有视野的HR,应该着力于通过知识管理来推动商业结果的达成。所以,我们的视角应该是开放的全生态视角,而不是封闭的企业视角。

如阿里巴巴和房多多都是通过旗下的淘宝大学和房多多大学来培育头部商户,让一小撮冒尖的流量先玩懂平台的游戏规则,先活跃起来。

 

二、独立的知识管理流程,一定会被抛弃

▌第二步:设计知识的运行机制。

大量企业在进行知识管理时有一个误区,就是通过一些专项活动(如案例大赛)来提炼组织知识。这种方式看似风风火火,效果却非常有限。

为了使组织知识快速形成、进化,企业应该着力于创造“上传共享”和“搜索使用”知识的动机。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个部分不是孤立的流程,而是让员工在使用知识的同时就完成了上传和反馈。自然,这个程序也不是孤立于业务流程之外的,而是浑然一体的。

可以肯定地说,凡是专门搭建了孤立的知识管理流程,其最终结果一定是被业务流程抛弃。

以另一个项目型的企业为例。

为了确保项目成功,这个企业导入了一个名为《人力资源准备度评估表》的工具,可以将每个项目的人力资源准备度(Readiness)按照百分制来评估。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准备度合适呢?

最初,他们按照以往若干案例的标准来推演,得出80分的准备度是合理的;

随着实践的推进,他们发现项目局部配置有短板,于是增加了约束条件;

后来,他们发现80分一刀切的方式并不科学,不同项目的配置率需要上下调整;

再往后,他们发现虽然配置率都是80分,但有的项目需要“堆人头”,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而另一些项目则需要“精英领衔”,可以一顶二,这又形成了不同的配置策略;

……

这样,每个项目的配置情况、成功失败都记录在了IT系统里。随着项目数量的积累,这套储存于IT系统中的“经验”已成为类似企业大脑的“商业智能”。

 

三、让知识跨界流动

▌第三步:设计知识的交互场景

野中郁次郎教授提出了“场(Ba)”的概念。这来源于日本的一个哲学词汇,既指物理的场所,如办公室、会议室等,又指虚拟的场所,如电子邮件、线上论坛等,总结起来即“知识共享、创造和利用的环境”。

他认为,组织内的知识是通过几种不同的“场”来传播的,这些不同的“场”是知识能否实现有效传递、整合、优化的基础。

企业要形成组织知识,除了需要将知识管理的流程内嵌于业务流程中,还应该制造一些“场”来加速知识的跨界流动。

内嵌于业务流程中的知识依然是“有边界”的,这样可以形成专业上的纵深,却难以形成跨界的碰撞。

而一旦知识出现了跨界流动,员工之间的跨界合作实际上也就形成了,创新会快速涌现,企业会产生组织知识的爆炸式增长。

因此,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企业剧场、私董会、管理工作坊等培训才会如此活跃。

其实,对于知识的跨界交流,企业一直有强烈的需求。过去,群策群力(work up)和行动学习(action learning)等形式的培训,也是在推动知识的跨界交流。

微信截图_20201014144023.png

四、让员工愿意分享

▌第四步:设计知识的激励机制。

有了流程和“场”,我们还缺一个专有的激励机制。员工天然就不愿意奉献自己的知识,因为这样做对他们来说有成本、没好处。所以,企业应该为员工确立知识的“产权”,让他们在贡献知识的同时能够有所收益。

在以前,企业想到的“土办法”是用员工的名字来命名某项技术,用荣誉感作为对价,也实现了一定的激励,但显然还远远不够。现在,基于IT技术,企业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举个例子。

在Facebook,其内部有一套工作流的软件,专门记录所有工程师对于产品和技术的讨论,以及写出的代码。没有在这个软件上的这些动作,则不被认为是有效工作。

这个工作流软件实际上变成了企业的知识库,每一个工程师所写的每一行代码都在这里面,任何人都随时可以去查看若干年前这个产品的构建逻辑,更可以随时借用别人的成果。

由此一来,Facebook工程师的能力和贡献一目了然,你最终在这个巨大的知识库里面贡献了多少行代码,你的代码被多少人重复使用……你对整个组织的贡献就一清二楚。

 

五、让员工眼前一亮

▌第五步:设计知识的头部产品。

完成了以上四步,按理说,这个犹如维基百科一样的平台应该可以“自运转”了。但这还不够,所有平台的活跃都是从头部产品开始的。有产品叫响了,才会有更多的人进入,开始使用更多的其他产品。

从这个角度说,HR们应该用产品经理的视角打造出“头部知识产品”,让员工眼前一亮。

这对于HR们又提出了挑战,在专业上,HR必然不如业务部门专业,又该如何打造“头部产品”呢?

互联网时代的HR,需要具备的一项素质就是“教练技术”。依赖这项技术,HR可以深入业务,与业务专家进行深度合作,用专业工具萃取出“组织知识”。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HR充当了“组织学习催化者”,是否能够快速进入业务、发现关键、萃取知识,是考验我们价值的关键标准。

腾讯学院在这个方面是标杆。

一是HR抓取最佳实践的效率非常高,QQ邮箱、微信等标杆产品的开发方法和过程,会经过HR和业务团队的梳理,在第一时间成为可共享的组织知识;

二是依赖Q-Learning的在线学习平台,这些知识可以最大程度被共享,被其他项目团队借用,而基于这个平台,员工用户的在线数据反馈(如观看量、评论等)也成为了他们迭代产品的素材。

可以说,腾讯学院已经不止是一个培训机构,还是一个线上学习平台的运营者,而他们运营这个学习平台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打造“头部知识产品”。

 

对企业知识管理困惑问题的探讨

1.企业知识管理会不会引起企业知识窃取流失、以及造成“泄密”?

实际上应从两个方面理解这一问题。

一是要甄别出企业的技术秘密或敏感信息,对这些技术秘密或敏感信息进行单独处理,例如不放在企业的共享数据库中或采取安全措施对它们进行受控访问,一般可以有效防止企业技术秘密或敏感信息被窃取流失。

二是适当泄露企业的一些技术是有好处的,欧美等先进国家一直采取定期解密一些技术秘密,就是要有意让其它人追随他们的技术,便于他们始终在该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

企业也应该有这样的战略思路,适当共享出前一代产品的相关技术,让众多参与者研究、追随和发展它,在保持自己在该技术领域领先优势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有力的促进。

2.企业知识管理会不会导致员工“不务正业”?

很多企业担心知识管理系统上线后,员工忙于交流、问答、竞赛、积分等,而影响了本职工作。

其实,企业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是支持企业的创新发展,而创新不仅仅靠埋头苦干来实现,必要的外部刺激是非常有效的,研发人员跨领域跨界的思考,往往会带来可遇不可求的顿悟,从而实现创新和突破。

因此,从支持创新发展的角度看,企业应鼓励员工“适度”的“不务正业”。国外的Google公司允许员工用20%的时间去思考;3M公司允许员工15%的时间用于自己感兴趣的项目。

3.企业能否自动获得隐性知识?

从目前的技术水平看,隐性知识的获取还不能实现自动化,需要靠人工实现。像“专家系统”、“对话机器人”等都是在知识技术上的研究方向,目前还不成熟,尚不具备大规模应用的条件。

但随着云服务、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隐性知识的自动获取会逐步实现,企业只要跟随这些技术并逐步应用到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中就可以了。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HR知识汇,致力于为HR提供新鲜资讯、丰富干货、温暖交流)

本文标签:
hr系统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哪个好
ehr软件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如何优化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2023-10-30
    如何优化酒店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战略资源。特别是在酒店餐饮业中,企业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由其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决定。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酒店餐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许多挑战。
  • 针对虚假招聘、就业歧视等突出问题,两部门加强人力资源市... 2024-09-10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央网信办8月29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规范管理的通知》。
  • 企业该如何做好员工关系管理的工作? 2023-12-19
    企业该如何做好员工关系管理的工作?随着中国政府“双减”政策的实施,教育行业经历了一波剧烈的调整。许多教育机构面临重组甚至关闭的压力,导致了大规模的裁员潮。然而,在这波动荡中,字节跳动用其人性化的裁员补偿政策和深思熟虑的员工关系管理策略,成为了行业内的良心典范,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讨论。
  • 人事薪资管理系统哪个比较好? 2021-09-1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仅仅依靠人员的手工劳动做账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工资数据偏差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于是,人事工资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它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代替人工执行增加新员工、删除老员工、工资查询、统计等一系列操作。这不仅可以解放人力资源的体力劳动,还可以提高薪酬管理的准确性,让人力资源更轻松快捷地完成薪酬管理的任务。
  • 如何让老员工一直保持干劲? 2023-12-01
    职场综艺节目《初入职场的我们》带来了鲜明的职场观察窗口,董明珠作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以及节目嘉宾,用她标志性的霸气管理风格席卷了整个节目现场。她独特的面试方式让应聘者根据对自己能力的估值选座,从而揭露了新生代职员与老员工之间的潜在竞争。
  • 男子因长期996加班划车解压被拘:HR如何开展员工压力管理? 2022-07-13
    近日,武汉市一男子因长期996加班划车解压被拘。究竟HR如何开展员工压力管理?
  • 远程管理难?教你怎样高效远程管理团队 2024-12-25
    领导与团队不在一个办公地点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需要进行远程管理团队了。远程管理团队总是面临许多的挑战。要怎样远程管理团队呢?
  • HR如何做好员工冲突管理? 2020-08-25
    员工冲突管理是HR的工作职能之一,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处理不当,轻则团队松散、成员隔阂,重则员工离职、损失人才。

推荐阅读

  • 陪产假知识大全,HR学起来! 2021-07-05
    陪产假,作为一个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实践中并不广为人熟知的名词,一直以为并没有为男性职工所积极追求以及用人单位所严格遵守。那么,作为企业管理界的HR,如果你仅仅只认识产假,而不知道陪产假,那你就out了。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揭开陪产假的谜团,希望能够帮助到HR。
  • 最低工资标准政策规定有哪些?HR估计只知道一半! 2021-09-17
    任何政策都有其详细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也不例外。在平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HR可能更多的是关注每个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多少,而不是去了解它更细节的政策规定。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最低工资标准政策规定有哪些?
  • 告别繁琐HR工作:人才管理软件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 2023-10-18
    在当今这个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社会里,人才已成为企业能否持续发展、占据市场优势的决定性因素。然而,随着员工数量的日益增长,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在这个问题面前,许多企业开始寻求科技的力量,通过使用人才管理软件,对公司内部的人才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 婚假政策休假标准怎样?这份全国各地规定建议HR收藏 2021-08-25
    2019年7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其中第五条为婚丧假标准。“在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可以享受婚丧假。按照《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上述规定为国家层面的规定,而有些地区则单独规定了本地区的婚假天数,他们在国家规定的婚假基础上增加几日婚假。
  • 江门市就业见习补贴,HR该知道哪些内容? 2021-04-22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稳就业工作的决策部署,江门市人社局发布了《关于印发江门市进一步做好稳定和促进就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务实管用的真招实招,服务企业用工,促进就业稳定。那么,针对这项人力资源管理福利政策,HR该知道哪些内容呢?
  • 自动化来了,HR还能干啥? 2025-02-21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力资源(HR)领域正经历一场深刻变革。从薪资管理到考勤记录,许多传统HR岗位正逐渐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和人工智能(AI)取代。那自动化来了,HR还能干啥呢?
  • 工伤赔偿争议大,HR该怎么处理? 2021-04-08
    在工作中,员工遭受伤害事件时有发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伤害都可以被认定为工伤以及获得相应的工伤赔偿。而当员工被认定为工伤时,往往需要会在工伤赔偿的数额上与企业产生分歧。这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最关键的角色——HR,就需要发挥出和谐谈判的处理技巧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当企业与员工关于工伤赔偿产生争议时,HR该怎么处理。
  • 婚假是法定婚假吗?这些信息HR不容错过! 2021-08-31
    事实上,对于婚假,可能不少职工包括HR在不了解它之前都会产生疑惑。比如,婚假是不是法定婚假?婚假的来源是什么?婚假天数在婚姻法、劳动法中有没有具体规定?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这些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看看它们究竟涉及了哪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