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政策资讯 > 婚假政策休假标准怎样?这份全国各地规定建议HR收藏

婚假政策休假标准怎样?这份全国各地规定建议HR收藏

2021-08-25

红海云

2019年7月29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我国法定年节假日等休假相关标准》,其中第五条为婚丧假标准。“在我国,国有企业职工可以享受婚丧假。按照《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的规定,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单位酌情给予1-3天的婚丧假”。上述规定为国家层面的规定,而有些地区则单独规定了本地区的婚假天数,他们在国家规定的婚假基础上增加几日婚假。所以,对于HR来讲,为保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妥当处理,就必须遵循各地的具体执行标准。

婚假.jpg

那么,究竟各地婚假情况如何呢?我们就来一一列举:

1.北京/上海/辽宁婚假

(1)北京婚假:《北京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假期七天,即总天数为10天。

(2)上海婚假:《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七天,即总天数为10天。

(3)辽宁婚假:《辽宁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7日,即总天数为10天。

2.天津/山东/广东/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广西/宁夏/西藏婚假

(1)天津/山东/广东/浙江/安徽/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广西/宁夏:按照《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执行,即为3天。

(2)西藏婚假: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通知》,即为3天。

3.重庆/福建/吉林/青海婚假

(1)重庆婚假:《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享受婚假十五日。

(2)福建婚假:《福建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一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享受婚假十五日。

(3)青海婚假:《青海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十六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可以享受婚假十五日。

4.江苏/陕西/海南/贵州婚假

(1)江苏婚假:《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享受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延长婚假十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不计入假期。

(2)陕西婚假: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八条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在结婚登记前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在国家规定婚假的基础上增加假期十天,即为13天。

(3)海南婚假:《海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四十条规定,依法登记结婚的夫妻,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天,即为13天。

(4)贵州婚假:《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法登记结婚的,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0天,即为13天。

5.河北/云南/内蒙古婚假

(1)河北婚假:《河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延长婚假十五天。

(2)云南婚假:《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工作人员登记结婚的,在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15天。

(3)内蒙古婚假:《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增加婚假十五日。

6.河南/黑龙江/新疆婚假

(1)河南婚假:《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依法办理婚姻登记的夫妻,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十八日,即为21日,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再增加婚假七日,即为28日。

(2)黑龙江婚假:《黑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依法办理结婚登记的夫妻享受婚假十五日,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增加婚假十日,假期工资照发,总共休假25天。

(3)新疆婚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职工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后,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二十天,总共为23天。

以上就是各个地区关于婚假的相关规定,这样的整理方式有利于HR更快地了解每个地区的婚假情况,从而在处理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上更有把握。

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红海云所开发的成熟产品红海eHR能全面满足大中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场景,并为企业提供覆盖组织人事、考勤、薪资、招聘、绩效等人力资源业务全流程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建设进程,实现降本增效。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生育保险政策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北京市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这些实施关键HR你了解吗? 2021-03-29
    为促进北京市在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能源智能汽车、新材料、科技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智能装备、节能环保、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精尖产业形成新的优势人才群体,进一步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和做好本市高精尖产业技能提升培训,北京市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的通知》(京政办发〔2019〕18号)要求,制定了北京市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实施办法。以下是HR需要了解这项人力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的关键信息。
  • 带薪年休假的六大问题,HR你知道答案吗? 2021-07-19
    对于HR而言,其实每个假期都会带来一系列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出现,无论是产假、陪产假、婚假还是带薪年休假。那么,如果单单拿带薪年休假来讲,它究竟会出现哪些问题呢?HR你又是否知道答案呢?
  • 如何留住新员工?HR需要做好这几点 2020-08-27
    新员工进入公司后通常有“二三二原则",即员工进入公司两个星期、三个月、两年这三个时间段通常是员工流失率最高的时期。 两个星期内离职通常是公司在某些方面有欺骗的行为;三个月离职通常是承诺的薪水、福利、机会、职务等没有兑现;两年离职的原因通常是希望有发展的平台,但没有相应的机会。
  • 技能提升培训补贴如何申请,HR你知道吗? 2021-06-17
    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响,成都市发布了相关政府支持鼓励受疫情影响企业组织职工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那么,关于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这项人力资源管理福利政策,HR该如何申请呢?
  • HR最重要的技能判断力要如何练成? 2024-11-22
    HR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不是什么沟通能力,而是判断力!判断力不仅影响招聘和面试的结果,还在员工关系管理、组织结构优化和企业文化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HR的判断力要如何练成呢?
  • 员工提离职,HR需要立马做这几件事情 2024-03-29
    人来人往本来就非常正常,员工离职也是如此,只是对于企业的HR来说,一旦一个员工提出离职,HR需要做的事情就马上多起来了,而且,处理员工离职需要非常谨慎小心。员工提离职之后,HR需要立马去做的事情有好几件呢!
  • 面对人力资源管理难题,中国餐饮行业如何应对? 2023-10-11
    近年来,我国餐饮行业在经济社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根据2018年中国智慧餐饮研究报告,2017年,全国餐饮收入达到4.0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尽管餐饮市场整体仍在上升,增速却在不断下滑,行业竞争近年来愈演愈烈。
  • HR信息系统建设指南 2017-03-01

推荐阅读

  • 怎样增强培训有效性? 2023-10-23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其员工的技能和创造力。然而,仅仅雇佣高素质的员工还不足以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潜力,培训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但是,怎样增强培训有效性呢?
  • 企业应该怎样做合理的股权激励? 2023-11-07
    股权激励作为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受到越来越多公司的青睐。然而,如何进行合理的股权激励却是各个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 春节过后员工离职大爆发 企业应该怎样留住人才 2024-02-20
    每年春节过后,各大企业都会有一波离职潮,应该是全年规模最大的离职。HR都知道,核心人才的流失是很伤公司元气的,所以,及早地想好策略留住人才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企业应该怎样留住人才呢?
  • 社保卡过期还能用吗?怎样申请换领? 2024-07-17
    很多人应该都注意到了,我们的社保卡上面是标有有效期的,就像身份证一样,比如说十年有效期。身份证快到期的时候,不用相关部门催,我们自己就早早去换领了。那社保卡如果过期了,还能正常使用吗?会不会影响我们看病买药呢?社保卡要怎么申请换领呢?
  • 格力董明珠教你怎样做好人才培养? 2024-03-15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培养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格力电器董明珠便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那么,董明珠是怎样做人才培养的呢?
  • 人力资源系统怎样推动企业发展? 2022-08-30
    上线人力资源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是目前企业发展的趋势,人力资源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核心,其能够推动企业高速稳定发展,那人力资源系统怎样推动企业发展?
  • “伪高管”都是怎样拖垮你们的公司的? 2023-12-20
    组织管理对于企业主以及管理层都至关重要,但很多公司都不善组织管理,以至于不少企业都被“伪高管”所拖垮。那到底什么是“伪高管”呢?比如只会拼绩效的高管就是“伪高管”的一种。你的公司有“伪高管”吗?
  • 怎样优化人力资源预算替公司节约成本? 2024-12-16
    优化人力资源预算不仅有助于降低成本,还能提高员工满意度和企业整体绩效。通过合理的预算管理,企业可以确保对人力资源的投资能够带来最大价值。那怎样优化人力资源预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