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15省份发布2021年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怎么算?

15省份发布2021年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怎么算?

2022-06-07

红海云

在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数据后,各省份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也陆续公布。

截至6月5日,至少已有15个省份发布了2021年平均工资数据。

在这15个省份中,浙江、广东、重庆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超过10万元大关。

其中,浙江省2021年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22309元,比上年增加13664元,扣除价格因素增长10.9%。

广东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118133元,与2020年的108045元相比,增加10088元,同比名义增长9.3%,增速与2020年持平。

重庆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01670元,与2020年的93816元相比,增加了7854元,同比名义增长8.4%,增速与去年持平。

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全国平均工资来看,不管是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IT业均为最高。

在15个省份中,多个省份平均工资最高的就是IT业。例如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213031元;城镇私营单位中,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也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达到140251元。

每个人都关注着每月到手的工资,但对于劳动争议案件中频繁出现的另外一个名词--月平均工资,就仅是停留在耳闻的状态了,甚至有些HR在计算员工月平均工资的时候也是方法不一、错漏百出。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正确计算“月平均工资”这一重要基数。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员工月平均工资按照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应得工资计算平均值,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法条直接关联到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

其实,从法律规定来看,月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很简单,就是每个月应得工资的平均数,但为什么还会存在计算错误的情况呢?笔者认为,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能正确理解何谓“应得工资”。

在解决何谓“应得工资”之前,我们先来普及“工资”的法律定义。

根据法律规定,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劳动关系双方的约定,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具体而言,工资由以下部分组成: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其中包括按营业额提成或利润提成办法支付给个人的工资);奖金(如年终奖、季度奖);津贴(如岗位津贴)和补贴(如餐补、交通补贴等);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包括: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因病、工伤、产假、计划生育假、婚丧假、事假、探亲假、定期休假、停工学习、执行国家或社会义务等原因按计时工资标准或计时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的工资;附加工资、保留工资)。

然后,再来看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

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双方劳动合同的约定,根据上述所有工资组成部分

计算应支付给员工提供了正常劳动情况下的工资即为法律意义上的“应得工资”,但由于存在以下工资扣减的情形导致员工实际到手工资(以下称“实发工资”)一般会少于应得工资:

用人单位可依法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下列费用:

(一)

员工本人工资的个人所得税;

(二)

员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

(三)

协助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由员工负担的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

(四)

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由用人单位从员工工资中代扣或者代缴的其他费用。

用人单位可以从员工工资中扣减下列费用:

(一)

员工赔偿因本人原因造成用人单位经济损失的费用

(二)

用人单位按照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的违纪经济处罚;

(三)

经员工本人同意的其他费用。

用人单位每月扣减前款第(一)、(二)项费用后的员工工资余额不得低于最低工资。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为平衡员工与用人单位双方权益,《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也为“月平均工资”设定了最低和最高的限额。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劳动者月平均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本文标签:
人事管理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工资岂是想扣就能扣的!企业到底能不能扣员工工资? 2024-10-21
    工资,涉及到员工的切身利益,虽为打工人,但工资绝不是企业想扣就能扣的。那么,是不是说企业完全不能动员工的工资呢?不一定!企业扣员工工资的问题还是要分情形的。
  • 为什么很多公司选择15号发工资? 2023-09-04
    近日,“为什么很多公司选择15号发工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到底为什么很多公司选择15号发工资?
  • 代打卡骗取工资被解雇 法院判决:企业解雇合法 2025-02-18
    一名监控技术人员因多次代打卡和请他人代打卡,被公司以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解雇。员工不服,提起劳动仲裁和诉讼,要求赔偿。法院审理后认定,员工的行为明显违反公司规定,企业解雇合法,驳回了员工的赔偿请求。法官提醒,劳动者应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任何欺诈行为都将受到法律制裁。
  • 9月1日起,到手工资变少,社保缴费上涨 2023-09-05
    截至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已经调整完毕,但仍有少部分地区刚公布2023年社保缴费基数,并从2023年9月起执行。这也就意味着,部分地区的员工,9月的到手工资可能有变化。
  • 滴滴为造车招聘北京、深圳高级经理,年薪50万元起:年薪制... 2022-03-24
    某整车厂研发人员近日接到一份为滴滴造车物色相关人才的猎头邀约,岗位年薪大概是50-80万。究竟年薪制怎么发工资?
  • 川渝2023年行业工资价位公开!行业工资差异为何如此大? 2024-02-05
    近日,川渝地区2023年行业工资价位数据被公开,数据显示,金融业、电力与能源行业及信息技术行业的工资水平显著高于其它行业。行业工资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呢?行业工资价位都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 如何避免最低工资引发的劳资纠纷?HR看这里 2023-09-26
    在劳动市场上,最低工资制度在保护劳动者权益、防止工资过低影响劳动者生活品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是一项由法律支持并规定的政策,而在中国,执行最低工资制度的主要依据是《劳动法》第四十八条。
  • 工资保密不过是扬汤止沸!工资到底要不要保密? 2024-05-20
    很多企业都要求员工做到对工资保密,在公司内外都不允许谈论大家的工资,对于不能做到工资保密的员工甚至要做处罚。其实,工资保密不过时扬汤止沸,工资是保不了密的。那么,企业到底应该如何应对工资的保密问题呢?

推荐阅读

  • 企业招用高校毕业生可享扩岗补助:扩岗补助怎么申请? 2022-06-01
    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企业招用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可享扩岗补助,那么扩岗补助怎么申请?来看看具体政策。
  • 证照到期怎么系统预警? 2025-08-29
    在制造业、建筑业等高要求行业,证照管理关乎企业合规与业务连续性。红海云观察到,越来越多企业正借助数字化证照管理平台,主动防控证照到期风险。本文结合行业实践,总结系统预警机制的设计要点与落地经验,阐释如何通过分级预警、自动提醒等功能,构建企业合规的“安全防线”,帮助HR与管理者实现证照管理的降本增效与风险防控。
  • 国美回应缓缴公积金:缓缴公积金怎么申请? 2022-05-09
    有消息称国美通知,因经营受疫情影响,国美控股旗下7家公司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缓缴。国美回应:信息不准确,国美正在响应国家助企纾企相关政策申请公积金缓缴。究竟缓缴公积金怎么申请?
  • 怎么设计一个人才管理系统? 2020-12-18
    人才对与企业发展的作用是巨大的,离开人才的支撑,企业是无法正常运营的。只有在人才管理上保持好强有力的发展势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强大。人才管理系统几乎是企业必备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作为软件开发商,怎么设计一个人才管理系统?一般来说,企业对人才管理系统能够的功能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呢?
  • 北京丰台全区由居家办公调整为正常上班:正常上班通知怎么... 2022-06-08
    6月8日下午,北京丰台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表示:从6月9日起,除生活、居住在封管控区的人员外,全区由居家办公措施调整为正常上班。那么正常上班通知怎么写?
  • 人社部等四部门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保费实施范围:社保怎么缓... 2022-06-07
    2022年5月31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扩大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范围等问题的通知》,到底社保怎么缓缴?来看看具体政策。
  • 事业单位有加班费吗?HR看看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案例怎么判... 2021-10-28
    相信在HR漫长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即事业单位有加班费吗?其实,长期以来我国事业单位工资采取固定结构、标准核定的方式发放,事业单位本身并无多大的自主权,不能随意增加项目和金额,加班费不属于事业单位工资构成部分。那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帮助HR更加深刻地记忆这个点。
  • 成都招聘需求全国第一:招聘需求计划怎么做? 2022-07-19
    据58同城、赶集直招数据显示,当前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招聘需求旺盛,为全国第一。到底招聘需求计划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