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INDUSTRY INFORMATION
国内知名知识分享社区知乎近日交出的2024年成绩单引发行业关注。最新财报显示,这家成立13年的互联网平台正通过"断腕式"改革寻求转型,在营收与利润的天平上做出了明显倾斜。
据披露的年度经营数据,知乎2024年实现总营收35.9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41.99亿元下滑14.29%,这一数字不仅创下近五年首次负增长,更使公司营收规模回落至2022年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其核心业务线上广告收入同比下滑18.6%,付费会员收入也出现9.3%的降幅。
但令人意外的是,在营收缩水的同时,公司亏损状况却得到显著改善。年报显示,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亏损收窄至1.72亿元,较2023年8.44亿元的亏损额大幅缩减79.6%。更值得关注的是,去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单季度全面盈利,经调整净利润达9710万元,这一突破性进展被市场视为重要转折点。
这份"减亏成绩单"的背后,是知乎管理层推动的深度组织变革。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总运营支出同比压缩21%,三项主要费用——销售营销(16亿元)、研发投入(7.33亿元)及行政管理(3.3亿元)分别下降21.9%、18.7%和21.1%。这种成本管控力度直接反映在人员架构上:全年员工总数从2731人锐减至1887人,裁员比例高达30.9%。其中内容运营团队裁撤296人,研发部门优化249人,市场推广团队精简219人。
CEO周源在财报电话会议中强调,此次战略调整是"主动选择的质量增长"。但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以规模换效益的路径存在明显天花板。当前知乎月活用户已突破1.2亿,知识付费渗透率达8.7%,在存量竞争时代,如何平衡商业变现与社区调性,仍是摆在管理层面前的核心课题。随着2025年AIGC技术投入的持续加码,这家知识社区的转型之路或将面临更复杂的挑战。
知乎“裁员换盈利”是长久之计吗?
1.短期止血,但长期增长动能不足
裁员确实能快速降低人力成本,但知乎的核心问题——营收下滑(-14.3%)并未解决。广告、付费会员等主要收入来源仍在萎缩,说明“节流”虽能短期美化财报,却无法替代“开源”。若未来营收持续低迷,仅靠压缩成本,盈利天花板将很快触顶。
2.内容生态或受冲击,用户黏性存疑
被裁员工中,内容运营(296人)和研发(249人)占比最高,这两大团队直接关系到社区内容质量和产品创新。过度裁员可能导致内容审核弱化、创作者服务下滑,甚至引发“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若用户体验下降,用户增长和活跃度将面临更大压力。
3.互联网竞争加剧,单纯“降本”难敌对手
当前,小红书、B站等平台均在加码知识类内容,而AIGC(如ChatGPT、文心一言)也在冲击传统问答社区模式。若知乎仅依赖裁员缩减开支,而非通过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提升竞争力,其市场份额可能被更灵活的对手蚕食。
4.可持续盈利的关键:平衡成本与增长
参考互联网行业先例,纯粹“降本”难成赢家。例如,Meta在2022年裁员后,最终靠AI和元宇宙投入重回增长;京东近年优化人员的同时,仍持续投入物流和供应链。对知乎而言,未来需在内容质量、商业化创新(如电商、职业培训)和AIGC应用中找到新突破口,否则“裁员红利”耗尽后,可能重回亏损泥潭。
止血易,造血难
知乎的裁员策略短期内确能改善财务状况,但若无法扭转营收颓势、重建增长引擎,这种“以规模换利润”的模式终将难以为继。2025年财报若想真正赢得市场信心,周源需要证明的不只是“少亏”,而是“能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