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00-5265

预约演示

首页 > 人力资源资讯 > 生育津贴低于产假前工资的情况怎么处理?

生育津贴低于产假前工资的情况怎么处理?

2023-11-15

红海云

  生育津贴就是女职工在生育期间的工资。一般来说,生育津贴只有高于职工产假前的工资,而没有低于的情况的。但是,现实中,确实有女职工遇到到手的生育津贴低于产假前工资的情况,这该怎么处理呢?


生育津贴.jpg

  案例详情:

  2015年6月8日,姜雪进入影讯公司处担任UI工程师。

  2016年12月12日姜雪生育,开始享受产假待遇。

  从2017年1月开始,姜雪从市工伤生育保险管理中心领取生育津贴,期限为5.5个月,标准为2620元/月,2017年6月5日产假结束姜雪继续上班。

  2017年8月4日,姜雪以个人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

  姜雪离职后,申请仲裁,认为她实际工资为9300元,要求公司支付产假期间生育津贴差额39220元(2016年12月12日-2017年6月4日)。

  仲裁委于2017年10月25日裁决公司支付姜雪生育津贴差额4540.3元。

  姜雪不服该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支付产假工资差额36740元[(9300元/月-2620元/月)×5.5个月]。

  法院于2018年6月7日作出判决书,对姜雪关于产假工资差额的诉讼请求属于独立请求,应经劳动仲裁前置程序,未予受理。维持仲裁委关于生育津贴差额的裁决。姜雪对该判决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维持原判。

  2018年10月,姜雪就本次诉请起诉至一审法院。一审法院认为姜雪主张的产假工资差额违反了一事不再理原则,裁定驳回。

  后姜雪再次申请仲裁,又起诉至一审法院。

  一审判决:生育津贴低于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补足

  一审法院认为,姜雪的本次诉请在另案中以未经劳动仲裁程序,未予受理,现经劳动仲裁前置程序后,姜雪本次诉请符合起诉条件,应依法予以受理。

  根据《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四条,劳动者依法享受生育(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因此女性职工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应当与产假前工资标准一致,生育津贴低于原工资标准的,用人单位应当予以补足,对姜雪产假工资差额的诉请予以支持。

  依据生效判决,姜雪产假前的工资为8400元/月,公司应支付姜雪2017年1月至6月产假期间的工资差额31790元(8400元/月×5.5个月-2620元/月×5.5个月)。

  综上,一审法院判决公司一次性支付姜雪产假工资差额31790元。

  公司不服,提起上诉,认为生育津贴差额与工资差额本质上一样,生育津贴具有替代产假工资的作用,在公司已经补足了生育津贴的情况下,再要求公司支付工资差额明显与理不符。

  二审判决:已参加生育保险,且已足额享受生育津贴的情况下,再主张产假工资差额无法律依据

  二审法院认为,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的规定,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本案中,公司为姜雪缴纳了生育保险费,其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应按照公司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姜雪亦从工伤生育保险管理中心领取了生育津贴。

  此外,因姜雪产假期间领取的生育津贴低于规定标准,姜雪诉请公司支付其生育津贴差额,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也已确定由公司支付姜雪生育津贴差额4540.3元。在姜雪已参加生育保险,且已足额享受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情况下,其再主张产假工资差额无法律依据,一审法院判令公司支付姜雪产假工资差额不当,予以纠正。

  综上,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姜雪的诉讼请求。

  姜雪不服,向高院申请了再审。认为公司没有严格按照社会保险法的规定足额缴纳社会保险,导致生育津贴仅为2620元/月,公司应当按她实际工资补足差额。

  高院判决: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应低于产假前的工资标准,不足的,用人单位应予补足

  高院认为,再审争议焦点为:公司是否应当向姜雪补发生育津贴与产假前工资的差额。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不得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哺乳降低其工资、予以辞退、与其解除劳动或者聘用合同。”

  《安徽省工资支付规定》第二十四条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丧假、生育(产)假、节育手术假、哺乳期间的哺乳时间、男方护理假等假期的,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其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

  据此,女职工休产假期间的工资待遇不应低于其产假前的工资标准;不足的,用人单位应予补足。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八条第一款“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的规定,规范的是女职工产假期间生育津贴的支付方式,不能据此得出女职工无权要求用人单位补足生育津贴与产假前工资差额的结论。因此,公司主张姜雪已足额领取生育津贴,不应再支付姜雪工资的理由,不能成立。

  本案姜雪产假前每月工资9300元,扣除需个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和公积金后,姜雪产假前每月工资收入为8824.9元,故姜雪5.5个月产假期间的工资收入应为48536.95元。

  产假期间,姜雪从工伤生育保险管理中心领取生育津贴14410元,生效裁判判决公司支付姜雪生育津贴差额4540.3元,姜雪已获得生育津贴18950.3元。姜雪产假期间正常工资收入与已领取的生育津贴之间的差额29586.65元,公司应予补足。

  综上所述,二审判决不支持姜雪产假期间工资差额,适用法律不当,本院予以纠正。高院判决如下:撤销一、二审判决;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姜雪29586.65元。

2615542046xt.png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RedPaaS平台、Red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云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国企事业单位、地产、银行、医药、物业、物流、餐饮、服饰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本文标签:
国企HR系统
数字化知识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作用
人事管理系统

热点资讯

  • 产假知识清单有什么?HR快来查漏补缺 2021-06-23
    众所周知,产假是针对特殊群体女职工而言的,它是为了保护女职工在怀孕生产及恢复身体期间的合法权利。因此,对于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角色——HR,是非常有必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对女职工产假的规定的。鉴于此,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一些产假的知识点,方便HR做一些参考。
  • 产假期间合同到期怎么办?HR你处理过吗? 2021-06-28
    产假是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人员享有的法定假期,任何企业、事业单位都需保证员工的这些假期不被剥夺,否则可能涉嫌违法。所以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环节中的重要一员,HR在处理产假这类劳动关系工作时,就需要特别小心。那么,当面对员工产假期间合同到期时,HR该怎么处理呢?
  • 产假休完还能休年假吗?HR你搞错啦! 2021-06-30
    对于一些企业而言,由于没有完整了解过产假的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以及法律法规,就武断下定论:认为员工产假休完是不能休年假的。其实,这种观点是错的,今天我们就通过一个案例,来为HR们普及这个问题,避免企业惹上官司。
  • 产假大全,全国各地福利HR了解过吗? 2021-06-28
    HR你在工作中是否只是了解当地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法律法规呢?如果是这样,那么你所了解的信息可能就无法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了。毕竟,只有真正全面了解政策内容,你才能更好地分析这些政策所带来的影响以及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就拿产假来讲,每个地区可能都会有所差别,而HR如果只关注本地信息,同时所执行的产假信息也只限于本地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导致相应的劳动纠纷出现。
  • 生育津贴和生育保险的区别是什么? 2024-07-29
    生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但是生育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好在在我们国家有剩余保险和生育津贴可以对女同胞们提供保障。生育保险和生育津贴的区别是什么?
  • 公司按最低基数交社保?3步维权多拿生育津贴(附举证模板) 2025-03-07
    最近有不少姐妹吐槽,公司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导致生育津贴大幅缩水。这可不是小事,生育津贴关乎宝妈们的切身利益。今天就教大家3步维权,多拿属于自己的生育津贴,文末还附上了超实用的举证模板,一定要看到最后!
  • 产假待遇有哪些?HR干货 2021-06-25
    众所周知,产假是企业女性职工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同时它也是HR们在人力资源管理生涯中需要常常处理的事情。那对于产假的相关待遇,不知道HR你是否有了解清楚呢? 其实,产假待遇包含的内容也不少,下面将进行详细列举:
  • 产假争议焦点,HR你怎么看? 2021-06-24
    在如今信息透明的社会中,企业会遇到不少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但其实更多需要解决的是劳动关系问题,比如因产假问题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在这类争议中,有些是企业HR人员与职工进行协商后成功达成和解。但有一些则是无法达成和解,最后需要法庭来做出判断。因此,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则案例,并围绕“产假期间,究竟该按什么标准支付工资”该话题焦点来进行剖析。

推荐阅读